秋高气爽,桂子飘香。近日,“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在长宁区正式启动。长宁区副区长孟庆源,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与市群艺馆、长宁区文化局有关领导及各街镇分管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当天,首季“秋分知秋”节气雅集活动分为“节气之美”人文讲座和“匠心之韵”艺术体验两大板块。中国传统香学研究专家、长宁区非遗传人吴清根据廿四节气复原了古代“二十四节气香方”,并为在场观众熏了一炉秋分之香,闻之有“听松邀月、鼓琴吟诗”之意境。以《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等作品走红网络的诗词达人“大诗兄”杨金志,将古典诗词中的秋分、中秋娓娓道来,借用西晋诗人张翰《思吴江歌》中“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洗鲈鱼肥”,带领听众在文学中看见秋天。海上雅乐创始人、古琴扬琴演奏家王珑手挥五弦,边弹边唱,演绎了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秋风词》谱写的古琴曲,带领人们用耳朵聆听节气的声音。
诗词达人“大诗兄”杨金志
传统香学研究专家吴清
除了三位节气导师带来的人文讲座,还有两位节气导师带领公众以“匠作”的方式,动手体验秋分节气。秋分对应的植物是桂花,随着古铜色蒸馏器中白雾袅袅,节气导师孙雪婷以手工蒸制的方式,教会人们制作秋分“桂花花露”。毕业于中国美院的90后青年版画家王盈,为长宁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特别创作了一组节气仙子的动漫形象。在木板上,身穿汉服裾裙、梳着汉代发髻的节气小仙女,身边的提篮中放着祈福的月饼,独坐桂花树下,手拂古琴琴弦。清新灵动的卡通造型,为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时尚青春气息。
活动现场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以新颖创意,深入发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提炼蕴藏其中的江南文化精髓,并以时尚创意方式使之为老百姓所欣赏享受,重新拨动国人记忆深处中的传统文化“时钟”,提升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长宁区文化局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长期以来通过公共文化活动来传承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已形成深厚底蕴。而此次以创新方式打造“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更是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雅”与“俗”,既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阳春白雪,又有节气民俗、食物养生的“接地气”;既有人文讲座的渊博风雅,又有“匠心手作”的百姓创作,每一季活动更将紧扣江南文化进行策划,可谓亦雅亦俗、亦静亦动、亦小亦美,有望成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网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