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分类打造成崇明亮丽名片
2018-9-29 11:17:41发布102次查看
9月28日上午,崇明区以三级干部大会及电视直播形式,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暨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会。区委书记唐海龙,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区委副书记侯继军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聘请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担任“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绿色生活推广大使”。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各村居干部群众在各分会场观看会议直播。
去年6月以来,崇明区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积极探索推进符合崇明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综合管理模式。至去年底,本区已经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今年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区全覆盖。其间,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开拓创新、感人至深、贡献突出的先进人物、先进家庭。
会上,12名最美家庭奖典型人物代表、12名热心公益奖典型人物代表、12名爱岗敬业奖典型人物代表、12名优秀组织奖典型人物代表获颁荣誉证书。会议播放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成效短片,讲述了部分典型人物事迹,表演了垃圾分类小品《物以类聚》,通过典型事迹的表彰、真人真事的介绍、贴近实际的演绎,感染了现场群众,感动了收看直播的干部群众,进一步提升了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唐海龙指出,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崇明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区全覆盖,并且在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区全覆盖目标进发。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对这项工作有新的认识、新的举措、新的行动。必须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再认识、再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必须在“全”字上再下功夫,要“全域覆盖”,推动在崇的各类主体共同下好垃圾分类这盘“棋”;要“全程闭环”,进一步优化细化流程,并加强对各流程的动态化、智能化运行监管,以更高标准打造统一完整、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要“全面处置”,不断提升湿垃圾的处理工艺和处理标准,废水、废气、尾料等必须达标排放;要“全民参与”,人人发挥主人翁作用,切实形成自己家园自己爱、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自己家园自己护的生动和谐局面。
唐海龙强调,实现更高水平必须在“新”字上再做文章。要创新“投放模式”,有条件的乡镇、村居要逐步减少垃圾桶投放量,加快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模式”。要创新“分类模式”,在做好“一次两分法”“二次n分法”的基础上对标先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湿垃圾作进一步细分,把餐前的“生”垃圾和餐后的“熟”垃圾分开放、分开收集、分开处置。要创新“收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调整收集时间,在人流集中的居住小区加大运送次数,从细节上展现工作的温度,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区全覆盖,把这项工作打造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亮丽名片。
唐海龙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从点滴入手、从细节抓起,切实把基础做扎实,以创城为契机加快推动崇明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要把握测评体系的新变化、抓好实地迎查迎评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全力以赴打好创城攻坚战。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宣传发动、加强责任追究,切实强化对创城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会上,李政通报区创城工作第三次测评及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李政指出,各乡镇和相关委局要全面细致对标对点,加强问题整改和监督管理。区创城办、相关单位和乡镇要抓住关键采取措施,切实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花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调查问卷,广泛宣传、有效引导,切实解决调查问卷中反映的问题。各单位要精益求精梳理材料,常备不懈迎接考评,严格按照材料工作的各项要求,把材料申报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扎实。
李政指出,要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作为崇明必须打造的重要生态名片来抓,对标先进,充分展现崇明垃圾分类的“新担当”。要建管并重,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达到“新水平”。要总结经验,形成操作运作规范,优化工艺,务求末端处置利用取得“新成效”。要广泛动员,全面开创共建共享“新局面”。要创新机制,做强督查考核机制、做实指导服务机制、做优队伍培育机制,让长效管理成为“新常态”。
会议还邀请市长兴岛开发办、上实集团、光明集团等在崇市属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江苏省海门市海永镇、启东市启隆镇负责同志参加。
又讯9月27日,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一行来崇考察。区委书记唐海龙,区委常委、副区长郭亚兵陪同考察。王石来到港西镇静南村、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崇明餐厨垃圾处理厂、陈家镇裕鸿佳苑、陈家镇瀛东村湿垃圾处理站以及陈家镇花漂村污水处理站等地,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双方就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进行交流。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