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进行时|民宿引民诉怎么破?徐汇这么做
2018-9-27 20:16:51发布93次查看
建国西路,隐匿在繁华都市里的一片净土,在这里租上一间精致的民宿,感受风貌区里质朴的“烟火气”,或许是很多人向往的完美假日。but,如果有一天底楼房屋成了“网红民宿”那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家住建国西路695弄某号楼的王女士一家就遭遇了这样的体验。
“我家楼下是民宿,真闹心”,自今年3月以来,底楼房屋开起民宿。
安全隐患
为方便租客出入,民宿经营者常年将楼道大门开启,导致陌生人也可肆意出入
火灾隐患
楼道内安装的是木质楼梯,但民宿住客经常在楼道内乱丢烟头,造成火灾隐患
噪音隐患
行李托运声、走路关门声、酒后喧闹声,有时直至半夜,噪音依旧声声入耳
于是,王女士向天平街道信访联络员求助。
王女士:底楼房屋变成民宿,不仅出现了噪音扰民的现象,更严重影响我们的居住安全。每天,我们在家都感到担惊受怕!
多方携手房东也来劝房东
在得知情况后,天平街道信访联络员随即与街道平安办综治中心取得联系,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房屋存在转租行为,由大房东出租,经二房东转租后,三房东用于开民宿。
天平街道信访办与街道综治中心、居委会、物业等部门,多次约谈大房东和二房东,告知其民宿对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安全造成的影响。
在经过耐心劝导后,大房东和二房东当即表示,愿意配合街道工作,并多次主动联系三房东,要求其关闭民宿。
与此同时,在收到信访联络员的反馈后,天平街道及物业公司也对民宿门口违法安装的经营设备进行拆除,确保房源不能继续出租。
约谈现场
多次登门取缔民宿解民忧
在社区民警找到三房东的住处后,街道工作人员与社区民警多次上门,对其进行法治教育。
起初,三房东不仅迟迟不愿整改,更是对上门劝导的信访办工作人员、居委干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及社区民警置之不理。
居委干部与信访联络员便多次通过电话,与三房东取得联系,为其进行利弊分析,告知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所需承担的风险。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民宿运营者的三房东终于被打动,并同意关闭民宿,改为长期借住的方式进行转借。
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三房东
“家门口终于清净了!”楼下的民宿不见了,安全清净的生活又回来了,王女士感激地来到天平街道信访窗口,为街道工作人员送上了锦旗。
其实,因为诗情画意的梧桐+老洋房让永嘉路、陕西南路、建国西路、太原路、襄阳南路一带被称为“民宿一条街”,此次建国西路695弄的整治也只是民宿一条街上的缩影。
建国西路695弄
民宿监管,我们该怎么做?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是否可以一起研究“四条”:
第一条要有态度
对于都市民宿,政府的基本态度,应该是适度有序发展,规范有效监管,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第二条要有监管力度
首先是涉及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的,一定要进行底线查处;涉及严重扰民的要处理;若涉及违法犯罪要坚决处置。
第三条要有拓展治理的深度
民宿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作为“共享经济”“共享空间”面貌出现,和传统的面对面租赁情况不同,对此,一方面政府监管要跟上;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企业也应有行业自律,对平台上相关日租短租信息要负审核的责任;再加上物业、居委会以及居民自治,多方力量形成合力。
第四条要体现城市的温度。
游客对徐汇历史风貌区确实有浓厚兴趣,不少游客也喜欢住在老房子里,是否可以探索把房东、物业公司和行业放到一个平台上形成有效监管。
为了避免类似的矛盾再度发生,在此,我们也温馨提示广大经营者与住客,在追求“小清新”的同时,更应规范自身的行为,不搭违建不造成安全隐患,保持整洁夜间不大声喧哗,勿让民宿变民诉。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