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歌舞 捻毛线 磨青稞 画唐卡 上海大世界来了“格萨尔”
2018-9-27 23:06:03发布136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9月27日报道:今天上海大世界的观众特别多,今天的大世界也特别热闹。一楼大舞台爆满,来自青海果洛的藏族歌舞赢得如雷掌声,还有游客跟随果洛人学捻羊毛线,用小石磨磨青稞……喜欢买买买的游客也可以得到满足,在3楼,以掐丝唐卡非遗工艺做的手机壳、摆件,让人爱不释手。
“格萨尔走进上海大世界”果洛州非遗文化和旅游展示周活动今天正式开幕,许多市民是慕名而来。市民周先生表示,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情表演自己去九寨沟旅游时曾经见过,但在上海还是第一次。“这么近,几乎就在家门口,在上海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市民周阿姨是大世界“城市舞台”项目的老朋友,也是一位歌舞爱好者。她表示,大世界的“城市舞台”项目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让上海人足不出“沪”就可以欣赏到来自各地的歌舞。“像南昌的采茶戏、客家山歌、新疆歌舞、来自玛多的歌舞表演,这些电视里都不大看得到,更不用说原汁原味的真人表演了。”
掐丝工艺制作的摆件、手机壳
大世界“城市舞台”项目由大世界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联盟联合打造,以周为单位,开展各城市非遗和“民族、民间、民俗”特色展演、城市特色文化旅游推广、城市传统美食物产展销等节庆活动。举办至今,已经把新疆、武当、南昌、临汾、普洱等地的非遗文化引入,在大世界亮相,还举办了两届“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上海大世界总经理陈轩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大世界城市舞台不仅仅是对各地文化资源的展示和推介,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各地文化资源的创新展示,让各地的非遗文化能深入人心,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产品品牌化、品牌资本化。
民俗风情体验:捻羊毛
对此,上海文化名人王汝刚也深表赞同。在今天的致辞中,王汝刚说:“我本人从事传统戏剧、曲艺多年,深感古老的传统文化只有扎根民众生活的土壤,才能在传统与现代交叉的十字路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想要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回到当代生活,和当代审美产生联系。”
果洛是格萨尔文化发祥地,在果洛关于格萨尔的风物传说、遗址、遗迹遍布全州。从今天起到10月2日,在上海大世界一层中央舞台、二层戏曲茶馆和三层国际非遗美食展区,有11位非遗传承人、格萨尔文化传承人参与展演,让你感受果洛的雄奇、神秘,以及它所带来的震撼。
在一楼城市舞台,果洛地区的土风舞蹈、格萨尔传唱、史诗剧片段、特色弹唱、服饰表演、民歌山歌每天都会分时段上演,观众可一饱眼福。而一楼游廊的民俗文化体验展,你可以亲身体验果洛的民俗风情,纺羊毛、磨青稞,看看来自高原的牦牛、藏獒和骏马,让人感觉如同身临其境。在三层非遗美食展区,唐卡、班玛黑陶、藏银、藏香、藏靴、德昂洒智书法、藏式木雕石雕手工产品制作……这些非遗文化展品会让你眼界大开。唐卡制作艺人以自己的匠心和巧思,把创新融入艺术创作,使用唐卡的制作手法制作的手机壳、摆件等,充满着民族风情和神秘感。
民俗风情体验:磨青稞
除此之外,这次活动周也集中展示了上海对口援青的成果。2010年以来,上海在对口援青工作的精准度、显示度上狠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符合果洛特点、具有上海特色的援青工作路子。8年来,上海市累计安排援青项目526个,投资达17.8亿元,极大促进了果洛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次活动中特别设立了上海援青成果展,展示上海援青8年来的各类照片60余幅,集中展示援青干部的优良作风和援青项目在果洛的落地成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