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市民关注和参与身边的社会建设成果,让市民“零距离”感受体验优秀的民生项目,区社建办组成了市民体验团对区级联动项目进行实地走访。区教育局的项目《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以“华亭峰泖”资源联盟的形式开展,以多种形式丰富社区教育内涵。9月18日下午一点半,市民体验团来到了小昆山成校,实地体验了该项目。
首先在小昆山成校403会议室举行了项目介绍会议,会议由小昆山成校副校长彭云弟主持,“华亭峰泖”资源联盟(小昆山、佘山、石湖荡、泖港成校)三位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彭校长主要介绍了一下这个项目的内容,指出治理的本质是治“人”,治“人”的根本在教化,这就意味着社会治理需要社区教育,社会治理呼唤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全程、全员、全域”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本项目聚焦“社区需求与居民需求”两个维度,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联盟力量,确立了“小昆山的文化、佘山的人文、石湖荡的健康、泖港的生态”四条主线。随后,四所学校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特色亮点:小昆山成校坚守“文化活动引领社会风尚”主线,稳步推进提高市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行动方案。围绕“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泖港成校以“生态宜居美丽泖港”为目标,开展“绿色小屋”、“生态之家”项目,体现了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和实效,表现为每一个泖港人对社区生态文明的自觉,对社区自治文明的尊重,对社区发展观念的重塑。 石湖荡成校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原则,在充分听取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开始组织实施“健康荡里行”项目。以此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教育需求,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佘山成校以“人文精神”为工作重心,关注市民人文素养的修炼,聚焦“学习人群、学习资源、学习载体”,发挥社区教育的教化功能,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
项目介绍过后,体验者们到小昆山成校6个功能教室体验了6个学习项目,分别是:茶艺进社区、健康文化进社区、百姓议事堂、简园多肉学习点、西点烘焙和红歌欣赏。在保健教室里,居民们正在用中药粉制作中医香囊庆祝中秋节的到来;在社会学习点基地,许多社区居民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多肉拼盘;党建活动室里,来自小昆山镇党建服务中心的几位青年志愿者们正在讨论党建引领下身为志愿者应该如何做好居民自治。体验者们边走边看,也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中医香囊和多肉拼盘的制作,感叹着社区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
体验过后,市民体验团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体验感受,他们写到“整个项目设计理念新颖、贴合百姓,为社会治理进入社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程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居民自治会议很棒,发挥好意见领袖作用,治理好社区”,他们纷纷对项目进行点赞。
项目希望以联盟的形式共推社区教育主动融入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为社会治理、社区治理贡献专业知识和团队力量,进而将所获得的经验成果推广到整个松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