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花好月圆秋色浓 古猗园中秋小长假游客量近2.5万人次

2018-9-26 14:26:00发布92次查看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金秋送爽的好天气,除了走亲访友,不少市民更是选择走出家门,赏花赏景赏秋月。今年中秋节,正值古猗园上海欢乐民俗节开幕,公园内文化展示内容丰富,互动活动精彩纷呈,也是市民游客中秋佳节乘风赏秋,感受节日气氛和传统文化浸润的绝佳去处。主题为“与改革同行,品传统文化”的2018上海欢乐民俗节也在金秋和市民游客见面,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人的演绎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更在传承中刻下了深深印记。市民游客可通过观赏、聆听、品尝等形式,近距离感知传统民俗文化。据统计,中秋三天假期,古猗园共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
非遗展示精彩绝伦值得品鉴
此次活动展示了源于汉代、明清时期、民国以及近现代的民间工艺和收藏珍品,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点翠饰品、濒临失传的百宝镶嵌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精雕细琢、内涵丰富的作品摆在展台前,不仅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造诣,更反映了繁荣兴盛的文化发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
石韵馆内,42件点翠首饰作品,展现了中国最古老的首饰工艺,精致无比,“弹眼落睛”。不可无竹居内,展示的是百宝镶嵌。百宝嵌为木器、漆器之装饰工艺,多以金银、宝石、碧玉、翡翠等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嵌于檀梨漆器之上,美轮美奂的精绝工艺彰显出那个久远时代的贵族气质。逸野堂内,展示的是土家族竹雕,作品从设计、选材、开眼、凿榫等工序完全按土家族特色建筑的修建流程和方法进行,将湘西优质楠竹为材料微缩于掌上,在盈盈方寸间雕刻缔造了一个微缩的“土家世界”。
梅花厅内,以刀代笔,游刃薄卵的“淞南蛋雕技艺”给薄如蝉翼的鸡蛋壳注入无限的艺术活力。作品展示的是“蛋壳雕大千,微粒载千古”的技艺,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而不同时期的古猗园门楼也将在此呈现。鸳鸯厅内,7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计划票证、上海公交车票、海鸥牌照相机、三五牌台钟、红灯牌收音机等老物件将向市民游客一一呈现,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互动各具特色值得参与
今年为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民俗文化活动中还将融入时代元素,使不少活动历久弥新。9月24日中秋节当日10:00—11:00,小草坪将上演“古园古筝中秋怀古”专场音乐会,市民游客欣赏到的是悠扬的《十五的月亮》《渔舟唱晚》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古筝音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公园还在9月22日开展棕编艺术园艺大讲堂,这场“指尖之约”,让游客充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身临其境地体验指尖艺术,不仅陶冶了情操还能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可谓受益良多。
安全保障一丝不苟值得赞许
中秋小长假期间,古猗园将“警钟长鸣,安全为重。”的原则贯彻始终。为有效应对中秋小长假的客流高峰,古猗园节前召开会议,以安全第一为首要安保任务布置落实。及时启动节假日应急预案,提供多方位的贴心服务。公园与区、镇公安部门提前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协调各方力量,节日期间增派公安、交警、特警、联勤、保安等人员,定人定岗定职责,做好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控工作,做好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黄金周期间的游园安全,保证市民游客的人身财产安。
此外,公园南大门外的电子屏幕向广大市民游客实时地公布入园人数、在园人数以及游园指数等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此外,市民游客也可在上海发布微信上的“景区实时客流”、古猗园微信“入园人数”中查询公园的实时客流量。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