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听完黄浦这堂课 你还敢在朋友圈集赞换礼品吗

2018-9-25 16:12:05发布88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在朋友圈里转发微信,集齐20个赞就能免费获得高端智能运动手环。”看到这样的信息,赵阿姨心动了。转发、集赞、微信截屏,并提交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3天后以后,“免费礼品”如约而至,快递员要求货到付款。赵阿姨没有多想就付了钱,当她满心欢喜地拆开包裹一看,里面除了废报纸之外再无一物。
  “啊!”当听到这样的网络诈骗故事,居委会教室里一片哗然。这是今天下午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举行的“网络安全进社区——教你安全玩转智能手机”活动。操着一口流利上海话的讲课老师用一个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出微信使用中可能面临的一个一个“套路”。
  “集赞送礼通过贩卖个人信息来获利,虽然对个人来说被骗取的金额比较小,但某地一个诈骗团伙用这一手段在5个月内骗取了8000万,共有200万人上当。”“微信要求二次实名制认证,肯定是骗人的,当你的手机、身份证、名字都被获得了,就可以用其来做各种事情,比如小额贷款。”“大家在地铁上遇到年轻人说自己创业要求扫码关注的,这些二维码很可能是自带病毒或木马程序。”朋友圈集赞送礼、自称创业要求扫码关注、突然被拉进陌生群里、微信要求二次实名认证等,这些都是居民经常遇到的案例,引得听课居民不时发出阵阵感叹。
  “还有一种高端骗局,主要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支付。”讲课老师讲述了自己身边的真实经历。平常人们到超市买东西排队结账的时候,都习惯事先打开手机付款码,而这时,付款码很可能被一些看不到的红外线扫码器盗刷。“这些扫码器往往装在超市探头旁边、储物柜旁等不起眼的位置,当人在这附近打开了付款码,5米距离内就可以被盗刷。”
  今天参加活动的还有向明初级中学的学生志愿者,学生们与社区一直坚持开展“手把手教爷爷奶奶玩微信”公益项目,他们的身体力行也给年轻人关爱银发上网族,提升中老年人上网幸福感、安全感作出很好的示范。
  今年初,黄浦区网信办通过大调研发现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安全防护技能普遍薄弱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和中老年人两大网民群体。未成年人因缺乏社会经验,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辨识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容易沉迷于不良网络游戏,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中老年人碍于新兴科技设备应用不熟练,无法和青年人一样乐享“互联网大餐”,在信息化、智能化大趋势下,中老年群体上网风险容易被忽视。
  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如何帮助中老年人系好上网的“安全带”?黄浦区网信办策划组织了“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剧展演活动”,针对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创作编排情景剧《别被“网络大神”忽悠了》,并联手区教育局送剧进学校,以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而在本次的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第一轮展演的三所学校大同初级中学、卢湾中学和商贸旅游学校均反响不错,学生和老师们一致认为科普剧这样的宣传教育形式非常有新意。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调处处长王静在参加活动时表示,“这样生动有趣又有意义的宣传教育活动非常有成效,希望能在更多的学校看到这样的演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