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感动嘉定”年度人物:
他们是坚守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开拓创新的排头兵,他们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他们是感动嘉定的追梦人,他们是激发我们前进的力量……感动嘉定温暖你我!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他们感动嘉定,温暖你我
今年5月,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两年一届的“感动嘉定”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经组委会评议、网络票选,评选出——2018“感动嘉定”度人物及提名人物各十位。
一生积蓄,半生收藏,百万捐赠,脚下是科学普及的长路,心中是为科技强国引领社会风尚的初心,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感动嘉定”的耄耋老人!
李大来
李大来,“大来时间馆”馆长。他秉持“技术为先”的理念,将收藏的价值数百万的时钟无私捐献给政府,建成了大来时间馆。生命的时钟滴答不停,82岁高龄的他仍不知疲倦地奔走。白天往返于市郊之间,为市民志愿科普讲解;凌晨他又守护着大洋彼岸时钟藏品开拍的锤音。当选2018“感动嘉定”年度人物。
心有独“钟”蕴乡情
建馆育人赤子心
2016年,嘉定区安亭镇有一条轰动全城,上了解放、新民、上视等各大媒体的大新闻。为了建一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益博物馆,时年84岁的退休老人李大来将他几十年精心收藏的心血——近400座古今中外的各类时钟,无偿捐赠给了家乡安亭镇,建起了公益时钟博物馆——“大来时间馆”。时间馆坐落于安亭镇和静路上,紧邻安亭市民广场,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走进展馆,玲琅满目、错落有致的几百个时钟将展厅装扮的富丽堂皇,犹如来到了钟的海洋,各种轻松悦耳的报时声,如一首首欢快的轻音乐,令人陶醉。
▲李大来与大来时间馆
博物馆如愿建成后,李大来依然没闲着,虽然他已经捐出了自己全部的藏钟,但是只要一发现市面上有新奇有趣的古钟,他还是会毫不犹豫买下来,无偿捐给时间馆。他希望通过讲授、观摩、体验、让更多人熟知世界各国时钟的发展变迁史,也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感受到知识的趣味和力量,于是他组建了时间馆志愿服务队,带队成为义务志愿者。已入耄耋之年的他,每天要花4个多小时往返于安亭和市区家中,花8个小时在时间馆里讲解接待、维护展品、设计制作课件等。时间馆布置期间,三天二头有古钟运到,李大来干脆在附近租了房子住,还是忙得脚不沾地。货物到达后,他亲手小心一一拆箱、拼装、上油。为了让观众直观看到钟的表面,又能看到内部的原理构造。李大来将钟壳、机芯拆开陈列,再用特殊玻璃作外罩。他还把每座钟的展示资料编写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说明卡,方便观众了解。李大来说,每一座运转的钟,就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修复古钟的过程,就是让它的生命重新焕发光彩的过程,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感到的意义所在。
▲李大来维护钟表
李大来曾是上海贝尔公司第一任董事长,身为教授级工程师的他,通过多年来不断探索研究,在古钟领域已成为既懂欣赏又能革新的“双料”专家,依然在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带领团队走进中小学、社区、图书馆,走上微信公众号,2年不到就开办展览和讲座上百场。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上海市科博会、南京举办的江苏省科博会、嘉定西云楼特展等重要活动中,奉献着自己的藏品、知识和时间。李大来常说:时间馆不仅是为了展示藏品,更要让青少年加入到科普队伍中来,培养动脑动手能力。于是,他开设了实验室,让青少年体验各种钟拆卸拼装的快乐。2017年起,“大来时间馆”与嘉定区方泰中学合作,从新学期开始,在校开设钟的设计和手工制作课,由时间馆志愿者、老师及学生共同参与,至毕业时每人完成一件成品座钟。在他的努力下,时间馆成为了一座多功能的青少年科普基地,被列为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李大来为学生讲解钟表知识
虽然子女再三要求他出国定居,来子女身边共叙天伦,但李大来还是一次次拒绝,他要呆在家乡,和家乡的人在一起,和他的钟表事业在一起。85岁高龄的他,比年轻人更珍惜时间,更珍惜投身于时间馆的每一个机会。前阵子,上海科技馆与李大来联系,希望在科技馆举办一次“大来时间馆”古钟收藏展览,他欣然应允,亲力亲为。期间,他整理参展藏品到凌晨4点,高烧晕倒了。3天后,身体稍有好转,又出现在了时间馆内。大家逼着李大来休息,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我要加倍珍惜时间,尽可能地为家乡多做点事情。”
▲李大来与他的钟表藏品
“大来时间馆”倾注了李大来无限多的乡情和热情、财力和精力,他忘我的工作状态、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个人品格,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感染着每一位前来时间馆参观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