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就是要聚焦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三跨”问题,积极探索,敢于“亮剑”,破解社会治理、发展难题。
日前,嘉定安亭和昆山花桥两镇开展联合整治,拆除泽普路秦安路路口跨省违法建筑,涉及群租房32间、“三合一”场所19间,总拆违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些横跨上海、江苏的违建终于拆除,市容环境大大改善。
在前期走访过程中,调研人员就收集到不少市民群众反映省际交界处违法建筑的问题,包括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市容秩序等。
泽普路秦安路路口。该区域地处安亭、花桥交界处,其中1/3属于江苏,2/3属于上海。涉及约1500平方米违法建筑,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等经营活动,导致该处市容环境脏乱差,并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液化气钢瓶等现象,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新东地区(吴淞江畔)。花桥的新东地区位于吴淞江畔,与安亭镇毗邻,占地面积约76.4亩,由20多户业主作为码头、废品回收站、材料堆场使用,搭建了大量违法建筑,约18000平方米。且交通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治理难点:
安亭镇与花桥镇地域相连,存在“一脚上海、一脚江苏”的违法建筑现象。泽普路秦安路路口、新东地区(吴淞江畔)两处区域,因为地域界限、管辖权界定的不确定,包括涉及地块的责任主体和使用主体不一致,成为双方管理部门的掣肘难题。
解决对策:
如何解决这一疑难杂症,成为属地双方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借大调研大走访之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大势,安亭与花桥两镇不断加强交流协作,力求解决这一顽症。
一、加强组织协调,同频共振。
加强顶层设计“深谋划”。今年3月,安亭花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安亭国际汽车城·花桥国际商务城“双城共建”领导小组;6月,设立安亭花桥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办公室;8月30日,“安亭花桥联合整治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城管、拆违等9部门人员组成的整治小组进驻新东路联合办公,共同协商、配合解决违建问题。
加强沟通协作“共推进”。从今年3月份签署《共建协议》后,安亭与花桥双方就该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共同商讨解决对策。8月27日,安亭花桥两镇领导在安亭召开关于“新东地区”联合整治协调会。9月6日,“秦安路”专项整治会议在安亭花桥联合整治办公室召开,双城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协调,进一步细化拆违方案,确保行动有序推进。
二、做好宣传发动,联合整治。
宣传动员促自改。8月,由花桥政法委、城管委、派出所、曹安街道、社区等部门联合向新东地区、泽普路秦安路路口违建业主发放整改告知书,明确整改时间和相关事项,并对违建当事人进行排查摸底、宣传解释和信访维稳,力争最大限度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安亭方面也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对于“侵入”安亭地界的违建,也一起做好与房主的沟通协调。
联合行动治顽疾。9月3日,联合整治小组对新东地区开展整治,启动强制措施,对76.4亩范围内违建全部实施断水断电,外来人员全部劝离。随后便启动拆除工作。9月10日上午,启动对泽普路秦安路路口跨省违法建筑的拆除行动。拆除行动顺利,省际相邻区域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
三、做好善后工作,长效管理。
做好拆后处置。拆违结束后,整治现场的清理工作迅速跟进,包括清理建筑垃圾、补缺围墙、硬化场地、增设围栏、补种绿化等,避免违章搭建死灰复燃,恢复良好市容环境。
加强长效管理。安亭、花桥两地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交界处违建的巡查和打击力度,保持对新增“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做到早发现、早遏制,实现长效管理。同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新东路区域交界处两侧设立岗亭,聘用专业保安队伍进行24小时执勤,维护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