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微不至温暖生命终点的冰冷以超然之情陪伴生命尊严的谢幕,用爱点亮生命的暖光,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支“感动嘉定”的安宁疗护团队。
嘉定区迎园医院安宁疗护团队
这支团队平均年龄26岁,五年来,接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三百多人,患者中的大部分在三至六个月内“远行”,也有人是以天计的。面对这一特殊群体、这项特殊工作,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倾情陪伴患者没有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当选2018“感动嘉定”年度人物。
用爱点亮生命最后一公里暖光
如果生命的尽头是一条黑洞洞的隧道,让人恐惧,那么,嘉定区迎园医院的安宁病区以十张床和五年的努力,用爱点亮了生命最后一公里的暖光。
这家远离市中心的社区医院,少有人听说,但自从2012年,迎园医院成为上海首批开设临终关怀病房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主要收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安宁病区”在这里从零建起。这里的医护人群与生死离别相伴,努力拓展着临终关怀的内涵。
▲为病人检查身体
安宁疗护是医学领域的崭新命题,很多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答案。迎园医院的安宁疗护科也正在探索之中。
五年间,这里接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313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三至六个月内“远行”,也有人是以天计的。
生命在这里进入真正的倒计时。“有些病人胆小,会说‘医生,让我握着你的手,我能感受到力量’。我明白,这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亲人的留恋与不舍。”护士长陈烨说。安宁病床开设之初,1983年出生的她作为全院最年轻的护士长,主动请缨踏入这个陌生领域。
如今,陈烨却是安宁疗护科年纪最大的护士长,这里护士多是90后乃至95后。这支15人的年轻医务团队从零开始,努力探索如何为生命燃起最后的微光。
▲握住病人的手给他安慰
陈烨说,安宁护理70%的工作是疼痛护理。晚期癌症引发的癌痛会让人痛不欲生,并由此引发抑郁、睡眠障碍等各种问题。为此,他们需要配合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音乐疗法等改善患者的疼痛,以及相应的睡眠、情绪。
“我没法改变你的寿命,但我们至少努力让你在最后的时刻舒服一些。”陈烨说,迎园的安宁疗护病区也是上海首批规范化癌症镇痛病房,现有个性化镇痛方案已能缓解大部分疼痛,尽最大可能让患者没有痛苦,更有尊严地离开。
但,这些就够了吗?安宁疗护病区还能做什么?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决定,能否帮助患者拓宽生命的宽度?陈烨和同事们总是在想。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康复,更多时候生命在这里永久停泊。有时候,病人去世后,这里的医护人员还要继续为家属做哀伤辅导,陪伴家属走出亲人离世的阴影、让他们能够坚强地生活下去。
▲悉心呵护病人
目前,医院共有注册志愿者937人、社会志愿团体23家,这其中有不少是患者的家属,他们感觉曾在这里获得过帮助,希望能“感同身受地帮助更多人”。
迎园医院安宁疗护科就是这么一直在努力着。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这些年荣获上海市“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诸多荣誉,科室护士长也荣获全国“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个人称号。
▲迎园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合影
如果说迎园医院的这个安宁病区是星星之火,那么如今,这项温暖的工作已蔓延开去。上海已有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安宁病床,800张住院床位和更多的居家病床遍布全市。他们和迎园一道,正一点点努力让临终关怀成为常态,让“优死”不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