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水厂56岁了,56年来,松江市民早已经习惯一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取清洁的生活用水,你知道吗?这每一滴晶莹中都蕴含着松江供水人的默默奉献,今天,小松带你穿越时光隧道,一起看看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松江自来水厂。
1962年正式供水运行的松江自来水厂,肩负着“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建厂56年来,作为重点国有企业,它承担着松江城区自来水供应服务和市政配套建设工作,在保障松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90年代初,为了让村村都能通上自来水,大家背着工具包走遍了松江的角角落落。从公共给水到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这其中困难重重,每一步的改变、创新都凝聚了松江供水人的心血与汗水。”曾担任自来水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的陶明回忆道,自1968年分配到松江自来水厂至今,自己这一辈子都在与“水”打交道,也见证了松江自来水厂这几十年的巨变。
一路艰辛,一路发展。如今,这座松江的“生命之源”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开业之初的几间平房到如今占地130亩的水厂;从起始0.12m3/日的日供应量到26万m3/日规模;从一级净化过滤到二级净水工艺及深度处理;指标检测从4项到如今的106项;从几公里长到如今上千公里的供水管道……松江自来水厂这几十年间不断升级改造,保障了全区人民都能喝上纯净水、放心水。
当初的小水厂如今已发展拥有先进制水工艺的大水厂,松江居民饮用水质量不断提升,作为见证了这段历史的资深松江供水人,陶明感到既欣慰又骄傲。
56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诚信仁笃,尚善若水”的信念,在一代又一代松江供水人身上延续着。无论是在技术上,还在服务方面,松江供水人们一直在不懈奋斗、突破创新。
回忆录
1936年
由松江商界筹资兴建岳庙自流井泵房,解放后政府修复岳庙自流井,并埋设地下水管,在中山路黑鱼弄口、岳庙口、百岁坊口、马路桥等处设给水站,向居民供水。
1936年的水塔
1962年
1月13日,松江自来水厂建成投产,供水规模1200m3/日。
60、70年代原松江水厂旧貌
1965年
松江自来水厂根据县人委会决定,由松江县工业交通局管理,建立独立党支部,由刘云担任党支部书记,并设立泗泾给水站。
1976年
由于上海照相机总厂迁址松江后,其日用水量达1.64万吨,市、县决定投资120万元扩建,工程竣工后水厂供水能力为4万吨。
70年代位于老城区的给水站场景
70年代通波塘桥老水厂的机械加速澄清池
1988年
为满足松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1月,经县政府批准,同意成立松江自来水公司。12月,被列为县政府实事之一的两万吨扩建工程全面完工通水。
80年代,太浦河疏浚由松江水厂负责现场的临时供水工作
80年代末,机修车间场景
1991年
11月,被列为县重点实事之一的给水站改造工程,于10月提前竣工,长度达5公里,改造公用给水站221只,居民受益1900户。
90年代,中山中路管道抢修现场
90年代,通波塘取水口设施维修场景。
1990年,公司因地制宜展开职工运动会场景
1991年,公司进行全员劳工合同制,职工参加应知应会技能考试并张榜公示
1995年,作为县政府重点工程的松江第二自来水厂建成通水
2001年
松江第一水厂改造工程正式竣工通水,公司供水能力达到16万吨/日。
2003年,为解决大口径管道越江,首次使用沉井顶管技术
2003年,24小时松江供水热线成立
2004年12月,二水厂扩建工程现场
2005年
松江第二水厂二期工程(10万吨/日),公司供水能力达26万吨/日,服务区域达6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万。
2005年年底扩建完工的松江二水厂(10万吨/日)沉淀池和水质巡视走廊场景
2005年,二水厂同时配套处理了排泥水处理工程,公司也成为市首家排泥水处理配套运行的供水环保型企业
2006年,投入使用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使公司管网管理步入信息化时代
2009年,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过程中,由公司自行设计研发的平推式排泥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2010年采用深度处理新工艺,配套建设了液氧储备转换装置
2009年
松江供水集约化工程正式实施。
2009年松江区小昆山一期工程
2014年泖港新浜供水工程输水管线项目施工现场
五厍泵站
松江东部自来水有限公司一泵房
历经6年,松江供水集约化工程完工。至此,一张覆盖全区的一体化供水网建成,松江成为市郊第一个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地区,全区人民都喝上了优质自来水。
2014年
佘北大居、洞泾泗泾大居外配套项目的建成不仅保证了大型社区的顺利交付入住,确保了基地供水安全的需要;也完善了地区供水系统,适应地区水量增长的需要。
2014年佘山泵站(配套佘北大居建设)
2016年洞泾泵站(配套洞泾泗泾大居建设)
2016年新车墩水厂
2017年
5月,松江居民喝上了用金泽水库生产的优质自来水。
通水仪式
原水支线工程
2018年
自去年起,松江将2000年前建成的居民住宅小区及个别信访矛盾突出的小区纳入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范围,涉及15个街镇的214个小区和112栋零星住宅楼,建筑总面积达7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36亿元,惠及约30万居民。今年将完成所有改造,改造后岳阳、方松、中山、叶榭等街镇的85个小区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新建水泵房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关系民生,安全、卫生、节能、环保是必须遵循的原则,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将做到提高供水水质、节能减排、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并且还要采取信息化管理。
从一个简易小水厂到日均供水能力66万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松江自来水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全区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未来,也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