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拟在2020年底前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立法草案今提交人大审议

2018-9-25 16:42:22发布99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9月25日报道:今天下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解读和审议意见报告。据悉,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正式立法项目之一。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上海等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在2020年底前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图片说明:今年8月1日,沪上某小区居民将垃圾按规定投放到定时定点分类垃圾房。
申城一年生活垃圾可达750万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在说明解读时说,自2001年以来,上海生活垃圾年均增长量超过3%,目前的生活垃圾年度处置量接近750万吨。
据介绍,自1996年以来,上海开展了多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工作。2014年2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政府规章《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首次对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标准、具体投放要求、分步推进措施、监督管理职责等重要内容在政府立法层面作出详细规定。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全市住宅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已超过六成。
在一份针对2000多位人大代表和14000多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中,85%的受访者认同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而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要求和期盼,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目前仍存“短板”。市容绿化局在说明解读中提出,一是分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全程分类体系尚未健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有待加快推进;四是源头减量措施缺乏。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进行规划,重点强化全程分类体系建设。
拟明确“四分法”、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
本次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共九章五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确立管理目标、明晰条块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源头减量措施、强化设施落地、明确基本分类标准、细化收集容器设置要求、规范分类投放行为、严格实行分类收运、实行无害化处置、加强社会监督管理力度等十个方面内容。
《条例(草案)》明确了基本分类标准,将目前实行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予以固化,并针对具体分类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品种。
源头减量措施方面,《条例(草案)》重点针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这一方向,形成了若干具体规范。此外,《条例(草案)》通过制定快递绿色包装标准、规定快递企业使用电子面单和中转箱等措施,减少快递包装物的消耗。
未来将不再采用垃圾填埋方式
对于末端处置环节,《条例(草案)》明确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置,可回收物和湿垃圾实行资源化利用。其中,干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方式除了焚烧外,还包括填埋。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的角度,填埋方式不能长期持续。结合国家“十三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有关规划要求,上海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零填埋”的目标。《条例(草案)》明确,上海将逐步减少干垃圾的填埋处置量,直至不再采用填埋处置方式。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