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长宁启动24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 感受江南节气之美

2018-9-25 0:00:00发布124次查看

由上海长宁区文化局主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平阁文化艺术承办“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启动,该活动活动旨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创新型公共文化活动,将带领公众全方位体验节气之美,探寻江南文化。

活动现场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记者 杨静 摄

“现在是秋天,我们在江南。秋天的江南,我们可以感悟到最美的节气文化。西晋诗人张翰写过一首诗《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洗鲈鱼肥”,诗歌里提到的吴江又叫吴淞江,今天它的名字叫苏州河”。首季节气雅集活动中,以《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等作品走红网络的诗词达人“大诗兄”,将古典诗词中的秋分、中秋娓娓道来,带领听众在文学中看见秋天。

除了三位节气导师带来的人文讲座,还有两位节气导师带领公众以“匠作”的方式,动手体验秋分节气。秋分对应的植物是桂花。而蒸制花露是在中国拥有近千年历史却在近现代消失的传统。随着古铜色蒸馏器中白雾袅袅,节气导师孙雪婷以手工蒸制的方式,教会人们制作秋分“桂花花露”,可饮用养生,亦可美容养颜。

毕业于中国美院的90后青年版画家王盈,为长宁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特别创作了一组节气仙子的动漫形象。王盈说:“我的大学校园在杭州西湖对面。西湖一年四季的美与二十四节气的变迁,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2016年我来到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突然很想念与自然朝夕相对的感觉。所以我创作了这组节气版画,让人们可以在木刻上触摸到二十四节气。在我看来,传统的木刻水印湿版上,有着江南的雨,和二十四节气的变迁。很开心我能用自己的创作,为传统文化增添新鲜表达。”

活动现场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记者 杨静 摄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化共同财富。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文化时钟”,随着时间积累,历经千百年而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诗词歌赋道衣食住行,包罗万象。

“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以新颖创意,深入发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提炼蕴藏其中的江南文化精髓,并以时尚创意方式使之为老百姓所欣赏享受,重新拨动国人记忆深处中的传统文化“时钟”,提升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长宁,长期以来以公共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已形成深厚底蕴,而此次以创新方式打造“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更是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雅”与“俗”,既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阳春白雪,又有节气民俗、食物养生的“接地气”;既有人文讲座的渊博风雅,又有“匠心手作”的百姓创作,每一季活动更将紧扣江南文化进行策划,可谓亦雅亦俗、亦静亦动、亦小亦美,有望成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网红”品牌。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