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东滩保护区开展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2018-9-19 15:19:00发布85次查看

9月18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前哨社区自然教育中心开展了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今年上海市的活动主题是创新引领时代,用智慧点亮生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面向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了关于“鸟类迁徙与环志”的科普日活动。崇明东滩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典型河口潮滩湿地之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东北亚鹤类迁徙路线、东亚雁鸭类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鸻鹬类迁徙往返于澳洲和西伯利亚,其中有近30万只次的鸻鹬类会在崇明东滩过境停留;每年冬季,将近6万只次的雁鸭在此越冬。保护区工作人员不但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保护区作为鸟类迁徙路线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鸟类迁徙的神秘现象,同时还讲述了斑尾塍鹬E7和翻石鹬9Y的动人故事。
随后,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保护区开展的环志工作。鸟类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的一种方法,中国的鸟类环志工作开始于1982年,到目前为止年环志数量基本都在30万只以上。1998年保护区建立后,于2002年秋季重新恢复了崇明东滩的迁徙鸟类环志工作,并于次年开始将足旗应用于水鸟环志中,成为内地开展最早、规模最大的涉禽旗标环志单位。2006年,保护区又成为内地首个开始采用编码旗标的环志单位。在讲述保护区环志历史的同时,工作人员取出准备好的环志工具和鸟类标本,金属环、旗标、环志钳、卸环钳、直尺、游标卡尺、电子秤等工具,进行环志模拟,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同时向大家介绍在进行每一个步骤时所用到的工具及其作用,部分社区居民也体验了鸟哨等工具,纷纷感到惊奇与不可思议。从鸟类迁徙的秘密到鸟类环志科学,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讲述让社区居民从不一样的角度了解了保护区,认识到保护区在自然保护、鸟类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居民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科普教育活动也是周边社区居民和广大市民了解保护区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借助全国科普日的浓厚氛围,全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深入东滩地区及周边社区,不仅提升社会公众对保护区管理工作和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并遵守保护区管理工作,使居民能主动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为自然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