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让城里的阳光,温暖‘弱群’的心房,绝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嘉定区委书记章曦在调研手记中曾提出这样的要求。
章曦走访残障人士家庭
您好,这里是嘉定残联呼叫中心,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是……
自2017年1月23日上线以来,嘉定“59107070”助残服务热线已接到各类求助一万余次,实现线下服务商50余家,“圈粉”效应明显。
不过在调研中,区残联发现:随着用户的增加,内容更新迟缓、社区下沉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还有残障人士建议开设诸如评残预约等功能,增加服务内容。
因需而设再优化
智慧助残平台实现新升级
针对上述问题,区残联相关部门就“平台”提升服务质量,进行研究落实。于今年5月发布了阳光助残服务云平台2.0升级版,新增了评残预约服务、助残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街镇残联助残服务工作管理等功能,并且全力推进“平台”街镇分中心覆盖模式,将平台服务资源下沉到12个街镇,同时因地制宜,科技技术服务街镇助残工作,打造一个立体化智慧助残服务体系。
平台2019-2022年发展规划
经过前3年的基础平台建设和推广,“平台”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智慧助残服务体系。智慧助残服务是一个由各类服务资源集合组成的体系,在有效为残障人士服务的过程中,对资源和各助残角色的高效管理和利用,尤为重要,在第二个3年里,将持续加大“平台”的运营能力,资源进一步整合,实现从残障人士端、助残项目资源端和助残体制端进行整合和智慧化,并计划引入智能助残辅具,为嘉定助残事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衣食住行皆包含
线上服务成效显著
便民生活一键呼叫
“以前我需要自己或者让家人帮忙去找商家,比较麻烦,现在通过热线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解决,还是挺方便的。”当维修人员上门修好许先生的笔记本电脑以后,他激动地说。
升级后的“平台”已汇聚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上门开锁、电脑维修、门窗维修、摄影写真、理发服务等众多热心助残事业的服务商家。残障人士只要通过热线或者app下单后,后台工作人员便会第一时间与服务商联系派单并跟踪回访,确保残障人士在“平台”享受高质量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生活服务类、康复辅具类等,已累计服务800人次。
就医出行便捷预约
家住嘉定工业区的周大妈,家中有位一级残疾的小外甥,需要每周定期前往儿童医院(梅川路)做康复。之前往往是“一人就医全家出动”,这让周大妈及家人感到很吃力。
前阵子,周大妈通过“平台”,得知可以享受阳光巴士项目服务后,经过申请、预约,现在小外甥每次康复训练都有“阳光巴士”接送,省下不少精力。
调研中,许多残障人士表示通过“平台”预约出行更加便利,家庭经济压力也得到一定的缓解。目前,全区阳光巴士现已累计服务近900人次。
送餐上门安全放心
江桥镇的曹阿姨和老伴都是残障人士,加上自己视力不太好,而老伴腿脚又不便,日常买菜烧饭一直是两口子的“愁心事”。
作为“平台”助残餐送餐上门服务的第一个试点镇,老夫妇俩享受到了“平台”上的送餐上门服务。人均每餐11元的实惠价格,令夫妇俩感到很欣慰,而且菜品也有保障。
据悉,助残餐上门服务也是“平台”目前大力推广的服务,考虑到残障人士经济状况,在餐费及配送费上都进行了适当补贴,保障残障人士可以吃到放心可口的餐饭。目前,江桥镇已实现送餐1465份,其他街镇正在排摸订餐需求。
接下来,区残联将通过不断完善阳光助残服务云平台2.0版,进一步整合社会助残服务资源,健全立体化智慧助残服务体系,以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回应残障人士多元化需求,让残障人士也享受到科技便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