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警察郭承华:打击经济犯罪的“尖刀”卫士

2018-9-17 4:18:53发布89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这,就是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经侦支队金融犯罪侦查队队长郭承华的从警感言,四十岁不到,已经在经侦工作岗位上战斗了近20个年头。分局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总离不开他的身影。7次嘉奖、4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他因打击破案成绩显著获得荣誉不计其数,被同志们形象比喻为经侦战线的“一把尖刀”。
  一起案件牵出亿条信息
  2015年9月16日,黄浦分局接报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被害人一银行卡被他人通过网上银行划账3次,总金额达30余万元人民币。接报后,侦查员通过串并分析发现,这不是一起个案,而是一起涉及12家银行、涉案金额超过100余万元的系列信用卡诈骗案件。
  郭承华带着侦查员到银行走访发现,近期银行获悉多起类似情况,但在对被害人的手机进行专业检测后,检测机构排除了病毒泄露信息的可能。郭承华立刻将侦查重点聚焦到被害人银行卡的资金流向上。
  从被害人被盗刷银行卡入手,对初始掌握的涉案材料进行分析,郭承华通过大量的数据梳理、分析,发现这起案件涉案银行多达12家,并且都为跨区域、多账号转账,他立刻带领侦查员前往全国各地,就该案件进行侦查取证,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辗转广西、福建、江苏、广东等地,并对调取的数据进行分析,逐步摸清了这个犯罪团伙的基本架构。
  经过近3个月的侦查,2015年11月27日晚,专案组在海南收网,一举将该犯罪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缴获涉案赃证物品,在犯罪嫌疑人所持有的电脑内,查获公民信息近亿条,成功破获此案。
  为破案45小时未合眼
  2016年11月29日,居民于某报案称,其名下某银行借记卡在香港被盗刷近20万元人民币。郭承华凭着一名经侦“老兵”的经验以及直觉,感觉到这起报案与众不同,于是立刻组织民警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初步侦查,发现该案可能涉及团伙跨地区作案。
  鉴于案件复杂,分局向市局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对全市范围内同类型案件进行串并侦办。郭承华又一次挑起了专案组的重担。
  由于被害人银行卡系在香港盗刷,无法采取常规的侦查方式,郭承华意识到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有效应用“大数据”是侦破此案的成功的关键。于是,郭承华创新性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的侦查方式,将海量的数据进行不断的交叉比对、分析,梳理直至穷尽,从数十万条的信息数据中查到近两千张被盗刷银行卡。再从这近两千张被盗刷银行卡的交易数据进行反复的比对、分析,找寻犯罪分子的踪迹,通过这样的不断比对、分析、梳理,最终郭承华带领的专案组民警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涉外信用卡诈骗团伙。
  2017年9月22日凌晨,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该起“1.17”特大跨境信用卡诈骗案在全国六省十地及缅甸同时实施收网行动,当时间的指针停在了7点15分时,最后的一组抓捕组带着犯罪嫌疑人返回指挥部的时候,郭承华的心终于放下了,因为收网行动终于圆满完成,此时的他已经45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不断坚持才有所得
  郭承华所侦破的多起案件,先后荣获过“2014年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破案精品案例”铜奖、“2015年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破案精品案例”银奖、“2016年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破案精品案例”金奖、“2017年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破案精品案例”金奖等。
  不过,他告诉记者,没有一个民警是天生的“神探”,破案也不能仅靠运气,必须不断学习追求进步,才能有所得。
  “一个合格的经侦民警,没有3年苦练不能独立办案;没有5年经历不能称为专家。”郭承华表示,经侦涉及的领域广,专业性强,自己刚入行时,也曾遇到过尴尬,由于对专业领域的不熟悉,笔录中的专有名词都写不出来。
  好在,郭承华扎根于此,不断充电,弥补各种经济理论知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如今,就连税务专家也要对其跷起大拇指,赞许他的业务水平。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郭承华告诉记者,只要不断坚持,就一定能有所得。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