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人看过来 武宁路有大事发生!
2018-9-14 18:49:34发布106次查看
为全力支持《武宁创新发展轴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的实施,汇聚区域创新智慧,打造普陀科创智囊团和思想库,今天,普陀区组织召开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区校合作签约仪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区委书记曹立强、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区巡视员孙萍,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军,以及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理事、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等近80人出席。
会上,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正式成立,会议审议通过了《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章程》和《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名单》,颁发了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证书。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成为该理事会首任理事长。
钱旭红表示,成为理事会的第一任理事长,深感责任重大。理事会将对接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目标,汇聚区域创新智慧、打造普陀科创智囊团和思想库,推动普陀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和“一轴两翼”科创功能布局建设。希望未来充分发挥华师大教育、人文和科技优势,以集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科技转化服务为一体的运行模式,有效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普陀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曹立强对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和美好期盼。他指出,此举是普陀主动服务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大局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快推进“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的一件大事。当前,普陀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关键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为重要抓手,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期盼有高端的“智囊团”、广泛的“朋友圈”、得力的“同盟军”。希望通过理事会的成立,建立信息互通、资源整合、项目协作、成果共享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通道,推动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以及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汇聚,将科创资源的集聚优势切实转化为科创高地的功能优势。期望理事会在促进交流、深化合作、服务大局上给予普陀更多支持,促成更多合作共赢机会。
曹立强表示,普陀将积极主动参与理事会各项工作,全力支持理事会发展。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化与各理事单位的对接和服务,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问题解决、服务保障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发扬“店小二”精神,擦亮“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的金字招牌,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大家的“发展指数”。
骆大进充分肯定了理事会在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推进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希望通过该理事会平台,抓好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使高校、企业之间对接更加紧密,打造产业创新优势,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科技创新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据了解,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是为加快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推动普陀科创转型驱动实践和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而设立的议事机构,属于非常设、非法人机构。理事会以“开放、智囊、引领、凝聚”为核心理念,努力成为一个多元参与、智慧碰撞、资源共享的平台。
基于“开放、多元”的原则,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成员从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载体和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方面协商产生,人数38人。为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还特别邀请江苏盐城科技局局长崔文军为理事。首任理事长由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钱旭红担任,区委书记曹立强担任第一副理事长。理事会采用双秘书长制,由华东师大副校长孙真荣,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军共同担任秘书长。
会上,顾军从制定背景、重点内容、主要特色三个方面,对《武宁创新发展轴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做了重点解读,并对《普陀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上海“四大品牌”特色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提升普陀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意见》两个文件中涉及科创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研究所所长闵洁、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峥和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董事长于兵分别结合各自对科技产业的认识、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交流发言。
在签约仪式环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签订了共建国际教育科技园合作意向书,标志着双方的良好合作迈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双方宣布,将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普陀“国际教育科技园”建设,将国际教育科技园办成中国国际教育承载区和全球知名的教育科技发展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