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误解抱怨少了 理解支持多了 ——大调研提升企业市民获得感满意度

2018-9-14 0:00:00发布109次查看

“之前作为小微企业受到政府的关注比较少,对松江区各类扶持政策也不了解,现在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送进来了。”在上海朗屹金属装饰工程公司,总经理王才德握着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科科长杨庭虎的手感谢道。
    把服务送到平常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中,过去8个月,全区各级干部在大调研中立足问题的“入口”和“出口”,在解决问题上不等不靠不要,主动跨前一步,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解决了一批企业和市民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各调研主体共调研17.6万余次,覆盖对象103.7万个,收集各类问题3.6万个,已解决2.9万个,解决率达81.99%,收集各类建议1.5万个。
    直面痛点,机制制度来规范
    “审批分工越来越细,环节随之增多,审批图章从数年前的130多个增加到了170多个。”今年初,区编办的一份调研报告,对行政审批周期长、环节多的现状展开“自我批评”。直面这一痛点、堵点,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座谈会、专题会,一个一个问题“过堂”讨论,一个一个环节研究整改。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发布。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标志性项目,科大智能成为此番改革的第一个受益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45天时间。
    “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把审批权力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把公共资源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这也让春节后刚刚转岗到区建管委受理服务中心的张丽娜深有感触:“这次改革,让我感受到作为‘店小二’,我们的服务已经升级到为部分重大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提供全程‘伴随’服务。”今年3月1日,上海开展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面对这一全市范围内的审批制度改革,区建管委受理中心结合大调研,通过与企业交流、线下会诊等方式,为社会投资潜在项目提供“伴随”服务,最终发出了全市联审平台的第一张施工许可证,仅用了2个工作日。“零距离”的“伴随”服务,全新的速度,让一批投资松江的企业家们成为获益者:“以前是我们企业急,来回跑政府部门办事,现在倒过来了,政府比我们急,主动找我们对接,心里比原来舒服多了。”
    聚焦行政审批改革这篇大文章,区卫计委在公开18项卫生计生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时限等基础上,新增网厅审批要素264项,让许可条件一目了然。区水务局集成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21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一口受理、一口处置、全网通办、审改分离”。区人社局积极探索“一网通办”服务改革,梳理、简化人才服务事项的材料和流程。区行政服务中心则针对业务办理窗口收费方式单一的问题,一手及时添置刷卡机,一手调研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可行性。洞泾镇则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开刀”,将原来“建管不分”的管理模式改为“建管分离”,不仅避免了部门间的相互推诿,而且解决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难题。
    社情民意,事再小也挂心头
    文翔路是广富林街道上尚缘小区居民出门的必经之路,小区门口西侧不到100米处便是文翔路辰塔路十字路口,此前由于市民抢信号灯转弯造成大小事故频发,为此,区交通部门在此增设了转向交通信号灯。

然而,由于信号灯时间延长,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路口成了新堵点。一时间,居民们不禁埋怨政府“好心办了坏事”。问题流转到大调研办公室的第三天,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就按照时间段、人流量等作出了合理调整。类似通过大调研解决居民烦心事的小故事,过去8个月几乎每天都在松江的大街小巷上演。
  “在社区工作,只有弯下腰办好了事,才能在居民们面前抬得起头、说得上话。”中山街道莱顿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徐永梅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天提前一小时在小区里兜兜转转,发现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办结。与她一样,在今年的大调研中,各街镇村居党组织书记们纷纷把居民们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自家事来办。
  车墩镇新余村党支部书记李迎春调研发现,村老年活动室的公共厕所环境差,设施陈旧,于是立即着手改造,还安装了安全扶手,方便老人们使用。九亭镇象屿品城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何山红在调研中发现,抢车位“大战”经常引发矛盾,在对小区停车位重新规划的同时,联手相关部门在小区一号门外的雪家桥路尽头设立了限时停车场。泗泾镇中西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陈洁在调研中发现,文化路上空巢老人多,老式公房楼梯上没有扶手,“上去就下不来了”困扰着老人们。于是,在镇残协的协助下,一批有残疾人居住的楼道里率先安装了扶手。新桥镇民益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陈晓燕在调研中发现,卖新公路嘉金高速下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有一段道路坑坑洼洼,且雨后一直积水,向上反映后,第三天施工队伍就进场施工。
  不仅如此,基层干部们还在大调研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大调研走访中,洞泾镇百颗星私营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王飞川总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记录下工业园区存量厂房,实时更新资源信息。今年6月,王飞川在走访企业宜家采购时了解到,企业仓储面积不足制约了发展。当晚,王飞川就翻阅笔记本上的全镇存量资源地图,把刘五公路上的普洛斯厂房推荐给了宜家采购,促成了双方的合作。泖港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胡军在大调研中运用“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工作模式,主动排摸,上门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相关情况,成功化解了多起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

  难解之题,广开言路听民意

  “轰隆隆轰隆隆”,每天清晨,家住御上海社区的周先生总会在地铁声中醒来,地铁经过的声音已经成了定时“闹铃”。“晚上关窗还勉强能入睡,一旦开窗通风,噪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广富林街道辖区内,御上海、保利西子湾、三湘四季、蔷薇九里等小区的居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此困扰。“虽然轨交9号线是市属运营,增设隔音设施难度高、花费大,且轨道交通管辖范围并不在街道,我们也解决不了,但居民事无小事,我们还是要广泛调研。”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顾静华说,眼下,街道一方面积极走进小区居民家中,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向区级相关部门和市环保局、交通委等部门反映居民诉求,希望早日通过有效方法改善这一状况。
  事多不躲、事难不烦、事杂常抓。在区委大调研办公室负责人看来,大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群众会有怨言,党和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因此,对于当前能解决的,要立马解决;对于没有条件或时机不成熟的,要创造条件、创造时机推动解决,即便不能一下子彻底解决,也要研究提出阶段缓解、局部解决、逐步解决的方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过去3年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让松江的市容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流动设摊作为其中比较“顽固”的城市管理难题,始终困扰着区城管执法局上下。在大调研中,区城管执法局广调查、找对策,提出了利用一些小区的空置围墙,参照花墙设计一些菜墙的想法,既解决了当地老人的自产自销问题,又可以将无序设摊纳入有序管理。针对农村宅基地的问题,区委大调研办组织工作组历时一个多月,足迹遍布5个涉农镇,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而区规土局也聚焦宅基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拟在加强农民建房审批与监管的同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保护和盘活利用乡村传统建筑,并鼓励闲置宅基地的有序退出。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