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大调研|向市民问"需"问"计" 滨江服务再升级
2018-9-13 17:31:30发布98次查看
夜幕下的南外滩滨江
去年7月,黄浦滨江开放贯通。从老外滩至十六铺,沿南外滩穿南浦大桥至世博浦西段,接卢浦大桥至南园公园,一路而来,沿江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公共空间有温度,滨江的魅力让市民们流连忘返。
外滩灯光效果图
市民们畅游黄浦滨江8.3公里的同时,对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体育文化活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此次大调研活动中,黄浦通过实地走访,向市民游客问“需”问“计”,从加强配套、丰富功能、提升品质等方面入手,采取多项举措,满足群众对建设美好滨江寄予的精神诉求,让更多市民群众共享黄浦滨江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线于民”。
滨江服务更人性化
滨江贯通后,市民游客在加强服务方面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黄浦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形成5处集合式公共服务设施点,并综合设置餐饮、便利商店、公共卫生间、淋浴房等多项配套服务设施。其中在世博浦西段(3公里)配套设施就有6个标准配置公共厕所、5个免费饮水点、9个自动售货点,供应平价饮用水和各种饮料等。
此外,还增设大型公共活动空间——位于苗江路近望达路江边,有三个大型张拉膜,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遮风避雨,可举行各类大型活动,也是老少市民自娱自乐的场地。
13个亲水平台也陆续开放。比较大且精致的有国盛平台(南浦大桥下)、11号(铺木地板)、卢浦大桥水域侧平台,平台上既有休息用的座椅,还有各种造型的张拉膜可遮风挡雨,为市民提供便利。
为了让滨江的服务更人性化,黄浦借助区域化党建联动,努力打造一条黄浦滨江服务带,在滨江岸线建立了四个党建服务站,从单纯的旅游咨询点到叠加党建群团服务功能后,市民们在滨江沿线享受到的服务更多样化了。
体育活动融入滨江风景
“七一”健身跑、“八一”军民跑、上海马拉松……2018年作为黄浦滨江岸线全面贯通开放后的第一年,很多重大赛事和活动都在滨江沿岸举行,市民在这里获得了更多运动休闲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黄浦鉴于滨江岸线规划中体育设施的功能和布局,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配套服务,并着力建设全民健身品牌基地。
位于外马路1353号的世博黄浦体育园,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置专业赛事级足球场1处、网球场3处、羽毛球场12处、篮球场2处,小型配套健身、儿童运动游乐园、桌球及乒乓设施若干,已经全部对外开放。南浦大桥、卢浦大桥篮球场等也都免费向市民开放。
此外,黄浦滨江还经常开展一些传统健身项目展演、示范活动。在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之外,结合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假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原外滩举办路上划船器、轮滑、空竹等项目的基础上,布置新的项目阵地,彰显黄浦特色的海派体育文化。
文化进滨江火热开启
针对市民游客的文化诉求,今年黄浦首次在黄浦滨江推出“经典慢生活·文化进滨江”专场演出活动,为滨江公共空间注入雅致的文化内涵,为市民精心打造一个可参观、可学习、可沉浸、可休憩的公共文化空间。
8月24日起,连续6个周五的晚上7点整,在黄浦滨江水畔,来自上海歌剧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乾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上海高瞻音乐剧团的演员们,为市民带来涵盖音乐、歌剧、曲艺、杂技魔术、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深受欢迎。
此外,黄浦滨江世博浦西段周边文博场馆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世博会博物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半淞园路街道、五里桥街道等也在滨江为市民带去多种文化活动。一些市民自发的萨克斯表演、音乐会等活动,更让滨江文化氛围浓厚。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