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9月14日报道:作为上海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金融法律论坛之一,第八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日前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司法局、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黄浦区司法局、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律师协会黄浦律师工作委员会以及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承办。来自全市金融、科技、医疗、地产、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及主管部门领导出席论坛,200余位金融界、企业界、法律界的嘉宾共襄盛举。
图片说明:论坛现场
本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紧扣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以“提升营商环境——金融和法律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主题,立足于充分发挥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区位优势,聚焦营商环境、金融法律领域的创新热点,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为黄浦乃至全市强化金融与法律服务、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探索和建议,共同推进金融行业和相关实体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和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先后为论坛致开幕辞;中共黄浦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巢克俭,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分别发表了“金融在上海营商环境提升中的作用”及“金融司法为发展实体经济和提升营商环境保驾护航”的主旨演讲;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俞卫锋致闭幕辞。
在分论坛的主题讨论中,来自济峰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黄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类投资管理中心、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黄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医疗金融和法律服务”、“科技金融和法律服务”、“城市更新的金融法律服务”等三个主题展开研讨,提出真知灼见,并与现场来宾互动交流。
现摘录部分嘉宾发言,以飨读者——
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外滩金融法律论坛自2011年诞生以来,在促进金融业与法律业交流、积极推动法律风险防范下的金融创新、助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也需要打牢法治的基础。
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介绍,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成立,对于强化金融司法保障功能,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将紧紧围绕国家金融战略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大力推进金融审判机制和体制改革,强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充分发挥金融司法规范促进市场交易、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司法局向社会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35条举措,涵盖律师、公正、仲裁、调解、司法鉴定、依法治理等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接下来,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总结经验,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有力的保障。
中共黄浦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巢克俭指出,黄浦区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在提升营商环境当中的巨大作用,2017年区政府党组就把打造全市最优的营商环境定为唯一课题,寻找的坐标是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全球共同的金融中心,通过对照他们营商环境的指标,找到自身短板,从而确定努力方向。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认为,实体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和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实现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良性循环和确保金融安全的目标要求,需要司法的价值引领。法院的金融审判工作要遵循经济、金融发展的本质规律,更好地保障和促进金融业、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黄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海健介绍,针对中心城区社会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已发布《黄浦区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社会办医的设置审批流程和标准,同时提高行政许可的透明度、规范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开办黄浦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鼓励国内外有一流管理、一定知名度、一定规模、一定品牌的医疗机构落户黄浦;希望大型医药连锁企业、老字号中医店能够开设中医或者中医坐堂的诊所,形成黄浦区大健康医疗产业的新业态,拓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但汉春介绍,黄浦区内的科创类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具有创新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率,但是科创企业是轻资产的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2017年,黄浦区政府审批了30亿元政府投资母基金,其中创新创业产业引导类子基金10亿元,用于创新创业领域的重大项目和创新创业优质企业。一系列金融产品的推出,有效推动了科技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