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已成为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实际运行中,如何使服务供给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通过规范运作达到预期成效则是一个需要深究的重要课题。对此,社区自治办开展深入走访调研,通过需求排摸、制度更新,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服务基层的活力。
一是注重需求导向,做深服务精细化调研。
殷行街道正处于居委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居委干部对自治项目申报操作流程存在疑问、无从下手。为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群众能力,街道聚焦居委会“减负增效”,围绕社区需求与服务主体供给的长效机制构建,深入倾听一线居委干部及居民代表心声,了解居民区现状及需求,形成各片区《自治金项目需求调研表》,并为项目可行性把好脉。
二是建立规范运作体系,落实购买主体责任。
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通知》(沪财预〔2016〕108号)及《上海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结合街道财政预算规划,制定完善街道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实施细则、服务流程图、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专家咨询团名单,并召开培训会,逐步规范运作体系,确保社会组织公平参与、平等竞争。
三是主动对接需求,引导承接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根据《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通知》,严格执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要求,以购买服务形式设立“社会组织、居民区、街道供需对接会”项目,搭建三方互动平台,梳理形成政府购买服务需求、居民区第三方服务需求、社会组织居民区品牌项目清单等三份清单,建立街道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资源库,以“三表一库”为抓手,以供需对接会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深度参与殷行社区治理。今年的40余个自治项目中,有13个项目交由7 个社会组织承接。
四是注重绩效评估,做好项目监督管理。
作为购买主体,殷行街道每月向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提交项目公示材料。今年5至8月,自治办通过区平台提交17个项目进行审核公示,均已通过审核,其中15个项目已完成合同签订。签订合同后,街道负责承接主体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等工作,确保社会组织按照合同规定的服务事项和计划进度完成项目实施。街道要求各职能部门按照绩效评估要求,根据合同履行、资金使用、服务质量、公开透明程度、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购买服务的公共项目进行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