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文人荟萃 松江历史名人题材戏剧剧本朗读会举行
2018-9-13 10:54:12发布104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9月13日报道:近年来,松江区依托从本区走出来的戏剧家,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组建了一支创作团队,专门收集梳理松江历史名人资源,创作出了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春申君》《陆机》《徐阶》等剧本。昨天下午,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举行了“发掘江南文化底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三部曲专场剧本朗读会,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的专业人员分别朗读越剧《春申君》、话剧《陆机》、话剧《徐阶》(一名《大明四臣相》)的优秀片段。
上海之根松江,不仅有非常深厚的戏剧文化历史底蕴,也有着欣赏戏剧广泛的群众基础。松江是沪剧的发源地之一,从清朝在民间流行的滩簧开始到申曲的形成,再到沪剧的形成和兴盛,都是以松江这个府城所在地为中心发生的。松江还诞生了俞粟庐、俞振飞父子这样的昆曲大家,俞粟庐开创了“俞派唱法”,对江南、浙西一带的昆曲界影响很大。他的儿子俞振飞更是著名的昆曲社团“粟社”的发起人之一,曾与京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合演剧目,大获成功。
在戏剧编剧方面,松江既有传统,更有传承。元代的杨维桢,明代的王玉照、徐霖,清代的黄图珌,都有传世之作。建国后,创作沪剧《芦荡火种》《罗汉钱》的文牧,创作《新嫂嫂》《篱笆边上》的农民剧作家徐林祥,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陆军,都是松江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精英。松江的这些戏剧文化底蕴,大大增加了松江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璀璨。
本次朗读会不仅展示了“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成果,也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树立松江“上海之根”文化标杆奠基助力。据悉,自2017年松江区率先发布了《“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以来,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含区文化馆新馆、图书馆新馆、云间剧院和云间艺术会堂)等惠民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人文松江文博精品展示馆、朵云书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为松江百姓欣赏高雅艺术、愉悦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场所,也为繁荣松江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市委、市政府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号召发布后,松江区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松江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专项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和配套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的工作目标。通过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育一批文艺精品、引进一批文化人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充分挖掘松江江南文化内涵,全力打响“上海之根”文化品牌、“松江科技影都”文化品牌和“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使市民更具人文素养、城市更具人文魅力、乡村更具人文气息、科创更显人文智慧、旅游更显人文内涵。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