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调研手记,小松请到的是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忠于。
如何让居民信任并愿意选择“家门口的医院”,真正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徐忠于直奔基层一线,围绕患者和职工做文章,抓住提升“两个获得感”的话语权,展开了深入调研......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忠于
直奔基层一线,职工调研全覆盖。今年3月起,我与班子其他两位成员就各自分管领域,相继对中心各个科室进行了铺开式调研,陆续收到大大小小问题及建议60余项。
问卷调查
我在参与护理组调研时,发现不少职工开始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希望能在门诊二楼增设收费窗口,原因是二楼中医科就诊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又以老年患者居多,每次治疗、付费、取药上下楼往返不便。等到冬病夏治工作启动,这一问题势必更加凸显。在进一步查看门诊二楼布局后,我召集院办、总务、信息等部门,确定具体方案,各司其职,将原二楼库房改造为简易收费窗口,并尽早开放,不仅方便了老年患者,提前应对了冬病夏治热潮,也缓解了高峰期底楼收费窗口的排队压力。
社区调研现场
直面患者呼声,及早响应解难题。倾听患者的呼声,更直观地反映问题,势必要深入到社区居民中。我与中心党支部书记、医务科主任陆续走进下塘、会波及新凯社区,与居民展开了零距离交流,聆听最真实的心声。
在会波社区调研时,有居民提到,希望卫生站点的药品种类配备能更齐全。类似这样的呼声我们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所以对此也早已作过研究。当即我就给出了详细解答,伴随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中心各卫生站点自2017年起开通医保线并进驻家庭医生服务,居民所在的润江卫生站点药品种类已从原先的113种逐步扩充至130余种,根据村卫生室基本用药指导目录,能够覆盖常见病、慢性病基本用药。针对居民提出的需求,结合后台数据分析,对于一些需求量极小的药物,适当取代。对于村卫生室基本用药制度,我们也将结合上级规定和居民需求,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社区义诊
大调研工作不是浮于表面做文章,是一项直抵人心的工程,不单是以此提升职工与患者的获得感,我自己也从中收获了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