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对“四新”经济包容审慎≠放松监管 闵行率先制定规范文件

2018-9-10 10:36:42发布101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黄丽春9月10日报道:共享厨房、快剪店、地下泳池……最近,闵行老百姓的身边冒出了不少“新生事物”。带来便利的同时,政府部门的监管是否跟得上?记者从闵行区获悉,自今年4月起探索对“四新”经济及部分产业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以来,近日在全市率先制定规范文件《闵行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5个受老百姓欢迎,但在以往政策框架下难以准入的项目将成为“先行先试”的第一批。
据了解,《闵行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适用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四新”经济领域,指导意见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鼓励改革创新,经过综合研判确定价值判断,并实行底线管理原则。
去年下半年,闵行区收到优剪“快剪店”(仅提供理发服务,不开展洗烫染发等业务)办证申请,但其硬件条件不符合行业卫生规范的部分要求(营业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设置流水式洗发设施,且洗发设施和座位比不小于1:5;在烫发区设有通风设施等),闵行区经现场勘察,确认该项目潜在风险较低、群众确有需求,最终同意放宽营业面积、洗发和通风设施等要求,只要“快剪店”营业面积与业务量相适应,且具备消毒设施设备,可以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最终在年底发证。目前,闵行全区共有2家“快剪店”获批,另3家正在办理中。
记者注意到,闵行区此次通过的指导意见,最大亮点就是不搞“政策一刀切”,坚持鼓励创新、价值判断和坚守底线的原则,对于总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不符合个别条款的项目,由审批单位决策是否准入,并报市主管部门备案。在新生事物的“准生”上,指导意见明确相关项目在4种情况下,将分别实施不同的路径“个案分析”,落实协调、审批、备案。这4种情况为:1、总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但不符合个别条款要求;2、涉及1-2个部门有关法律法规相互冲突;3、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目前还存在空白;4、涉及跨行业、跨领域,或项目比较复杂。
这种包容审慎的“人性化”监管让不仅让“新生事物”在闵行有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让2008年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桥豆腐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马桥豆腐干是上海传统美食,但因业态规模小、找不到适合的生产场地,难以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对此,闵行区市场监管、消防、文广、卫生、马桥镇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从选址开始,对马桥豆腐干的生产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在综合马桥豆腐干的产品特性和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条合法化路径,拿到全市第一张《上海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并制定了《马桥豆腐干良好生产规范》指导性文件等相应配套措施。
图片说明:马桥豆腐干(网络图)
值得一提的是,闵行区还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减少执法检查对企业产生干扰,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给予企业“容错”的空间:先观察一段时间,在企业发展初期的1-2年内,部分与现行规定不相符的行为,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重点,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行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指导帮助企业矫正他们的错误。同时,企业即时信息公示如果有误或不一致,在能与企业保持联系的情况下,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那么,“包容审慎”是否意味着放松监管?并非如此!包容审慎是以守住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公民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底线为前提。开放包容与防控风险并重,闵行区将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新兴经济领域潜在风险敏感性和突发情况快速处置能力。对于危害较大、信用出现问题的企业,将及时规范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和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公示、评价、应用、服务体系,加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直至予以取缔。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