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讲述清乾隆朝的大戏热播,小伙伴们纷纷迷上了清代历史,那么,你想知道清朝时期金山县的故事吗,今天,小编就为你慢慢道来。
事情得从雍正皇帝时说起,因江南县大,管理不易,当时两江总督查弼纳上交了一个提案,申请新建金山县,雍正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批下“同意”。
至此,金山县正式成立啦,金山县分娄县南部和华亭县西南,县城就设在金山卫。
紧接着,金山县各任县长上任,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先从迁政府开始,所以,当时的朱泾和金山卫有点忙。
1
河南南下干部汤之晸来到金山县赴任,他到金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金山卫找房子做临时县政府。
又和娄县领导共同勘察边界,可能初创期永远让人心累,他在金山只工作了四个月。
2
后继县长张安国,老家嘉兴,他知道金山卫靠海潮湿不宜储米,所以在朱泾建粮仓和粮食管理局,据说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五福广场。
后来,他在兴塔发现了感动金山人物陈胡氏,特向上级申请批准建节孝牌坊一座,本以为在这里会仕途顺利,没想到上交的公粮发霉被免了职。
3
雍正五年(1727年),河北人艾元复到任后,发现粮食局正好可以做金山县政府,就把县政府从金山卫迁到朱泾。
4
雍正八年(1730年),天津人高泽莱到金山后,领到一笔专款,终于在金山卫建了县政府房子,据说造的规模可以,但就是不常住人。
5
1741年,一个叫常琬的湖南人到金山,前后四次担任金山县长,总计12年,期间主持编写了第一部《金山县志》。
一开始,编志人员说好了在东林寺工作,后到东林寺旅游的人实在太多,所以搬到主编焦以敬的农村老家。
6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四川人黄坚到了金山,第二年将县城由金山卫迁到朱泾镇,县政府还是在粮食局。
7
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杨宏声在今天的朱泾西林中学,建了教育局和孔子庙,代表金山县在教育方面也站起来了。
8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高辰来做金山县一把手,县政府又迁到了金山卫,但是,县长不在县政府工作,他还是留在了朱泾。
9
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夏秋,一场比“麦莎”还要大的台风,让金山卫的县政府受损,嘉庆元年(1796年)到任的湖北人王之导,一看不妙,立马把县城搬到朱泾。
10
道光十三年(1833年),浙江人魏文瀛分配到了金山,林则徐正好是金山的上级领导,在林、魏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金山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
其中一个最大的举动就是向皇帝打报告,认为金山卫地处偏僻,正式提出把县城、公安局、监狱全部搬到朱泾,道光亲笔批复:同意。
11
光绪十六年(1898),广东人王椿荫来到金山,发现张泾河水质有问题,于是重新疏浚张泾河,并且把黄姑塘河连接上张泾河,让浙江清水冲刷黄浦江的浑水,治水很是成功。
1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学者俞樾弟子,浙江人蒋清瑞到了金山后,老百姓纷纷跟他说金山现在强盗多,这个县长不仅诗写的好,而且打黑除恶很有一手,他走的时候,金山人无不内牛满面。
13
时间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金山知识分子聚集县政府,末代县长严庚辛交出大印,这样,从金山建县后,经历166个一把手的大清金山县,到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