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区司法局积极探索以法治方式保障和规范新业态发展

2018-9-10 11:02:00发布124次查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私人点播影院、民宿等各类新业态蓬勃兴起。这些新业态、新事物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生事物,黄浦区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通过全口径监管、分类治理、分类施策,促进诸多新业态、新产业和新事物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这一做法被媒体誉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黄浦模式”。
坚持调查研究、规范先行,确保监管治理于法有据
黄浦区先后对私人点播影院、民宿短租等新业态在全区的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充分掌握其基本情况。同时,区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题研讨,深入学习新业态相关法规政策,逐渐明确包容审慎监管的总体原则,并制定相应管理规章制度。
开展新业态发展现状调研。私人点播影院方面,调查得知,区内共有“私人点播影院”22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指住宅类,8家,占比36.36%,另一类为商业类,14家,占比63.64%。“私人点播影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但与此同时,部分“影院”存在破坏房屋结构,改变房屋用途,播放违禁电影,传播负面文化等问题。民宿短租方面,根据国内外主要民宿、在线短租网站综合统计,目前区内民宿和在线短租房源总量达1695家,床位合计达3273张,其中瑞金、淮海、南京东、打浦桥等街道社区为民宿、在线短租房源较为集中的区域。部分民宿短租属于无证经营,入住人员复杂,消防设施缺乏,安全问题凸显;
明确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区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学习新业态、新事物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牵头举办多部门参与的专题研讨会,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研究对新业态、新事物的管理办法。通过不断的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黄浦区在对新业态的管理上逐步树立了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逐渐明确了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监管方向。
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积极梳理涉及新业态的相关法律法规,整合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和条文,形成黄浦区的规范性文件。私人点播影院方面,根据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广电发〔2017〕81号)、《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规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14号令)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市率先出台《黄浦区关于加强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的实施办法(暂行)》。民宿短租方面,依据《旅游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等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黄浦区关于小型住宿设施综合治理执法办案指导意见(草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
坚持部门联动、共同监管,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黄浦区根据新业态发展特点,积极构建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的综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搭建平台,多方共治。一方面,充分发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区新业态、新事物依法治理工作的谋划、协调和指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综合推进,共同监管。在点播影院治理过程中,黄浦区注重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了由区文化局牵头,联合区市场监督局、区公安局消防支队,治安支队、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街道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工作小组。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行使职权,形成了新业态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强化沟通,源头治理。在推进“短租房”治理过程中,区公安局注重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与工商、城管等部门的会商通报机制,对应各自职责,共同落实“短租房”的监管职责。同时严把资质审核、房屋验收、安全检查的关口,对符合经营条件的短租房源,在消防、治安等方面严格按照安全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发给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坚持审慎监管、分类治理,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
对于新业态,黄浦区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则,分类整治,做到依法取缔和备案规范并举,管理和服务并举,有效促进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分类整治,依法取缔与备案规范并举。在私人点播影院治理过程中,对辖区内25家“私人影院”,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别实施整改。对于认定为“居该非”项目的“私人影院”坚决依法取缔;对于符合条件的“私人影院”,要求完成信息登记备案工作;对于无法提供相关有效营业执照的“私人影院”,要求按时提供相关营业执照,到期无法提供相关营业执照的,依法予以取缔或处罚。通过分类管理,留删并举,留住了规范的影院,取缔了不规范影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合理引导,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在推进“短租房”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做到适当引导,对居民住宅改造的“短租房”,在加强安全检查,要求落实整改的同时,提出详细、合理的改造意见。如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监控设备的安装、住客信息登记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等。对“短租房”业主和经营单位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告知法律责任,增强经营者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意识。
注重实效,有序推进与适时回顾相结合。根据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黄浦区逐渐将针对新业态的管理行为纳入对市场的日常管理之中,使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管理的常态化。同时,区依法治区办通过最佳法治实践案例评选、依法治区重点项目绩效评估等形式,阶段性开展依法治理的回顾总结,进一步巩固和提炼依法治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依法治区整体工作效能,比如“拆违十条”的成功经验,就先后被运用到无证无照治理、楼宇非法金融治理、破坏承重墙治理等领域。
总之,黄浦区把保障和规范新业态发展,作为城区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的重要内容,把它摆在各项工作重要位置,积极探索适合黄浦区情的监管模式,形成了共同治理、综合治理、分类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在治理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城区管理的力度、城区治理的深度与城区服务的温度有机结合。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