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成立 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2018-9-10 15:05:33发布132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假如你是新天地商圈一家餐饮店的店员,由于人少店里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但是你又想找到工会“娘家人”,该怎么办?别担心,工会“娘家”来了。9月6日,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正式成立,商圈内近90家商户的职工有了自己的“娘家人”。
新天地商圈作为黄浦区一张闪亮的名片,是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不同业态为一体的经营实体,但商圈内中小规模的商家居多,大多不具备单独组建工会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新天地南北里遍布着各类非公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2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居多,此前单独建会3家,会员仅62人,工建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南北里非公企业工会存在“建不起来、转不起来、活不起来”的问题,非公企业工会作用发挥亟待提高。如何让长期游离在“娘家”外的务工人员加入到工会中,如何将一些松散型商户以工会联合会的形式实现全覆盖,成为淮海工会人思考的焦点。
为了有效地将这些零散的商户职工凝聚起来,根据市委、区委群团改革精神和市总、区总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要求,淮海中路街道总工会以推进新天地商圈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为试点,着力扩大商圈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覆盖面,激发非公企业工会活力,提升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打通工会联系和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金韶靖表示,包括商圈联合工会在内的基层工会建设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建带工建,要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增强与党委政府工作的贴合度,要注重与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间的资源整合、善于借力用力,形成工作合力。
以联合工会形式出现的商圈工会组织建起来了,如何让服务落到实处,让这些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带来的温暖和帮助?
街道工会主席何俊表示,通过群团服务站、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等阵地建设,延伸工会服务基层和职工群众的手臂,畅通职工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渠道;组建由街道、新天地商圈、属地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新天地商会等职能部门和群众自治组织成员参与的劳动争议调解联席会;成立由街道职能办公室、辖区律师、属地居委会等组成的商圈文明安全和劳动组织法律监督检查志愿服务队;推行普惠服务项目,定期为新天地非公企业职工办理工会会员证和会员服务卡,保障会员的各项权益落到实处,积极开展践行职业道德、技能培训、科技创新、劳动竞赛等活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联合工会成立当天,新天地商圈调酒师技能大赛也同时拉开帷幕。“商圈联合工会成立之后,不但为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更为我们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提供平台,我以后一定会经常参加工会组织的活动。”一位参与比赛的调酒师如是说。
何俊坦言,建立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是一种创新,未来条件成熟之后将升级成新天地商圈工会联合会,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工会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力求把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用到职工身上,力争三年内,新天地商圈非公企业员工入会率均达到85%,工会会员服务卡的办理率达85%以上,真正做到“工会和职工在一起”,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