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

2018-9-10 11:07:55发布101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9月6日《上海观察》报道:“高端消费外流、外地消费回流、本地消费横流、电子商务截流、多元消费分流。”旗下拥有多家老字号的上海新世界集团董事长徐若海,这样看待传统百货业面临的境地。这无疑也道出了老字号等本土品牌的外部生存环境。“商业界太关注国外品牌了。”老凤祥董事长石力华感慨,再好的国内品牌在商场里也拿不到好位置。老凤祥近年来发展不错,近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企业甚至喊出口号:“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凤祥、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有老凤祥”。有消费者感慨,一些老字号质量大不如前。质量问题的背后,是很多企业出现“工匠”人才断层。“独特的工艺技术是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有些传统工艺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当身怀一技之长和有管理经验的员工被挖走或跳槽,企业急需的人才又难以引进,老字号就陷入技师奇缺、优秀员工后继乏人的困境。”来自黄浦区政协的调研显示,人才奇缺,现有教育体制没有针对老字号的专业培训,而即便有,家长也不希望子女读此类专业,因为“没前途”。
  同时,老字号创新能力较低。像老凤祥、恒源祥、百雀羚等一批本土自主品牌通过传承创新不断做大做强的,可谓“凤毛麟角”。该份调研报告还显示,部分企业对于人力生产的依赖度较高,产量、质量缺乏稳定性;部分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经营成本较高,规模化程度较低;部分企业经营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产品设计缺乏时尚元素,文化附加值低,难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
  鼓励老字号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涅磐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得有“上海产品”,这是上海区别于其他国际消费城市的“特色”。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培罗蒙西服集团公司董事长金建华认为,“要有上海独特的产品、世界一流的产品,才能引领上海商业的发展。”培罗蒙公司开设的旗下最高端个人定制中心,一年限做1000套西服,培罗蒙归纳了推、归、拔、整西服制作“四字真经”,以一丝不苟的量体、裁剪、试样、改样、缝制、检验“制衣六环节”,受到许多高端人士的追捧。但高端并非唯一出路。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培民认为,因为文化使然,除了欧洲,其他地方都没走通高端、奢侈品的路线,包括美国、日本。他认为,杏花楼的定位就应该做大众精品,大众喜欢、买得起;能当礼品,送得出手。“老字号一定要自强不息,不等不靠。”上海的一些老字号集聚区,也在努力提升整体形象。比如豫园商圈,依托已有的老字号品牌如老庙黄金、南翔馒头店、绿波廊等进行产品和服务升级,同时拓展外延,引进符合周围业态的围绕东方手工匠人的东方造物平台——东家,集聚了各类工匠,丰富了购物的文化属性,共同打造上海品牌联合体,相互赋能、携手发展,目前初见成效。
  老字号创新,人才是重要因素。黄浦区政协调研认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各类人才向老字号汇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掌门人遴选机制和传承机制,并为老字号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要鼓励老字号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涅磐。”市政协课题组建议,通过文化演绎、品牌联想、资本嫁接和营销推广等多种手段,鼓励老字号开设更多的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快闪店,开展更多的“中华行”“海外行”“线上行”“创意行”,提高品牌识别度和市场占有率,成为体验式消费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