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二胎政策竟成摆设?赶紧看看邻国的鼓励生育是怎么做的吧……

2018-9-9 5:20:43发布200次查看
  最近来自南京大学的两位大教授火了
起因是他们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
40岁以下的年轻人
每人开一个生育基金账户
以后发工资时先扣一部分钱到这个账户
等你们生二胎的时候取出来用
不生的退休后再取出来
听到这,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
这不就是逼迫大家生二胎嘛
自2016年放开二胎以来
仅仅当年多生了100多万
到2017年就又降下去了
比2016年还少了63万人
现在我们国家还是年轻人多老年人少
社会抚养比9:5,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口出生速度,再过20年
社会抚养比就变成了5:9一个年轻人要养活两个老年人
以后80-90后的养老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网上的评论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有网友笑称,此举为戴“云绿帽”
今年早些时候,个税改革中,设立了设立专项扣除
其中,子女教育支出可以抵个税
直白的说:结婚的、有小孩的、家里还有老年人的
教育、医疗、住房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提倡更多的人结婚
单身的,没有家庭、没有小孩的享受不到此项政策
也就是变相的“单身税”
在其它国家,花式催生政策也不少
日本的政策却让人服气
日本幼儿园
众所周知
日本青年早就“佛”了
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孩子
这样的“低欲望社会”换来的
就是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
原因很简单
随着消费水平的攀升
在城市抚育一个儿童的成本
实在是太高了
于是日本政府对症下药
计划从2019年10月开始
逐步推进幼儿园全面免费政策
在2万亿日元的“育人革命”预算里
拿出8千亿让全国的学龄前儿童
都能免费上幼儿园!
3到5岁的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花钱
3岁以下的孩子
只要属于低收入家庭
也可以享受免费日托服务
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减轻了
就算父母都出去工作
孩子也可以安全地托养在幼儿园
顾虑少了,生育意愿自然就提高了
最廉价最有效的国防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
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在全球享有盛誉
就算是小小的幼儿园教育
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日本幼儿园9点上课
但是一般这个时候
家长早已到公司开展一天的工作
于是日本幼儿园推行“早晨保育”
7点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可以代为看照
再大一点还有校车接送
幼儿园的放学时间都在4点左右
如果家里没有退休老人
且爸爸妈妈都在上班
就会发生无人接送的情况
规定老师绝不能把孩子交到
除了家长以外的人手上
如果来不及按时接孩子回家
也可以申请“延长保育”
下班后再来接孩子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接送问题
保证孩子安全地来,安全地回
侧空翻、十级跳箱
这些让成年人看得瞠目结舌的项目
不是什么杂耍团的训练
而是日本幼儿园的“身体素质课”内容
以最低标准制定的体育考试
这些娃娃是真刀实枪的下腰、倒立
只是在过度保护中变得脆弱
想想在国内,孩子但凡有个磕碰
家长都要上幼儿园向老师讨说法
一不留神就被扣上虐待儿童的大帽子
院方也不得不下达辞退的重罚
家长反而要向老师道歉
觉得孩子添麻烦了
我们应当区别
让孩子在摸爬滚打中自然成长
和“看管不力”有着本质的不同
常听老人言
女孩不要舞刀弄枪、你争我夺的
那都是男孩子喜欢的游戏
似乎在老一辈的印象中
女孩就该幽居深闺绣绣花、玩玩洋娃娃
年中组的jumping课、年长组的足球大会
从来不会把女生排除在外
他们用行动告诉女孩们
你们和男孩没什么两样
并没有更弱小,更经不起冲撞
哪怕踢球摔得遍体鳞伤
也乐在其中,不会轻易哭鼻子
再问哪来这么多“公主病”
就该看看小时候受的教育
我们的孩子
拥有最昂贵的玩具还不知足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
玩的却是些待回收的“垃圾”:
硬纸皮、包装箱、报纸、筷子、尼龙绳
不要让孩子成为“成品”的奴隶
而要培养 “创造力”
成品玩具固然能让孩子一时爽
新鲜劲过后就丢在一边成了摆设
这些原材料经过孩子天马行空的拼切、涂鸦、堆叠
成了充满童趣的艺术品
我们从小被教育吃饭要快才“像样”
一旦孩子吞吞吐吐不爱吃饭
家长就会闹心
“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洗碗”
来迫使孩子狼吞虎咽逃避家务
只有快快吃完饭才能得到“好孩子”的夸奖
学校为了不影响下午上课
往往也只给一小时作为午餐时间
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吃完饭
因为小朋友更容易消化不良
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
是因为他们的咀嚼能力确实不如成人
千万不要失去耐心,变得急躁
招致孩子对吃饭这件事的反感
慢慢吃饭反而更能体会食物的美味
而不是把吃饭当成“完成任务”
但是餐桌礼仪是很严格的
我们看日剧的时候也会发现
日本人进餐前要说一句:
“我开动了。”
结束后也会向食物道谢:
“谢谢款待。”
我们的孩子最喜欢的节日
似乎是儿童节
这一天可以吃到冰激凌
还有游园游戏可以玩
会把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
这些传统节日过得更隆重
带着孩子们打年糕、拜寺庙
捡橡子、宿泊、过园节……
最不能丢的传统文化
更该从孩子开始培养
当我们羡慕日本可以穿和服去买菜时
也应当有所反思
中国家长最为人所诟病的
就是“什么事都帮孩子做”
把孩子都养成娇滴滴的小公主小王子
日本的幼儿园
家长接送孩子时从不帮孩子背包
哪怕是下雨天也让孩子
自己承担该承担的
孩子必须脱下制服里的套头衫和鞋子
换上罩衣和芭蕾鞋
妈妈就站在一边看着孩子自己换
从不伸手帮忙
千万不要认为“到时间自己就会了”
人的意志力在7岁前就会成形
随后相伴一生
长大后学习不佳、没有毅力之类的
都是因为童年疏于培养
计划生育后
孩子们很难体会到兄弟姐妹的存在
会给成长带来多少温馨、感动、快乐
日本幼儿园就在
早上9:00之前,下午3:30以后
让整个园子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玩耍
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们
像个小大人一样做榜样、讲道理
马上懂得了“责任”的含义
孩子们不分年龄,彼此闹着也爱着
是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
目前全球都在经历老龄化、少子化
为了应对生育率下降
许多国家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我们缺人口,更缺高素质人口
我们不是生不起,而是怕教不好
与其简单粗暴地用奖金来鼓励生育
不如先做到上幼儿园
不必潜规则摇号抢位
妈妈不必放弃工作来照顾孩子
爸爸不必担心薪水追不上房价
许多我们忽略的教育细节
也许早可以向友邻学习借鉴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