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钩沉】揭秘周恩来在上海活动印记,与叶挺密会酝酿创建新四军就在这家饭店
周恩来的一生伟大而光荣。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四海内外,上海对他来说也是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一站。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都曾多次来到上海领导革命和指导工作,与上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在上海的奋斗征程,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红色记忆中的光辉典范。
相关学者对此已作了不少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周恩来与上海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本文仅就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沪的相关活动为线索,对周恩来在上海的活动作一些补遗,以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作出极大贡献的伟人。
一、入住礼查饭店,秘密开展革命工作
礼查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路15 号,后更名为浦江饭店,肇建于1846 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由西人礼查(richads)创建。是上海自开埠以来的第一家西商饭店,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里程碑建筑”。
1907 年,礼查饭店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著名、豪华的西商饭店之一。
从1924 年开始,周恩来在以礼查饭店为中心的周围街区中,秘密开展中共地下工作。
1927 年4 月12 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捕杀共产党员。
迫于形势,周恩来被迫转移到了上海吴淞附近徐家宅的一处小阁楼上继续工作,而这里居住较多的是吴淞机器厂的工人,比较适合隐蔽工作。
到了5 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他与从广州赶来的邓颖超同志,又一同入住了礼查饭店311 室。
邓颖超曾对此有过提及:“礼查饭店是一家高级饭店,当时住的都是外国人和高等华人。我们住进去后也要充阔佬,恩来穿的是西装革履,我身穿旗袍,脚上穿高跟鞋,冒充阔太太。”
入住不久,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周恩来经过化妆,在地下交通员的秘密陪同下,离开饭店到达黄浦江上的公平路码头,登上了一艘前往武汉的英国轮船。
两个多月之后的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给了国民党以重重一击。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一天也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之后,周恩来辗转回到上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组织部长。
1931年4月下旬,周恩来和上海的地下党又面临了一次极其严重的生死考验。
当时顾顺章叛变,国民党特务行动迅速,到处抓捕地下党员。周恩来夫妇迅速销毁了一些机密文件,帮助转移了党中央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而他们当时临时避难的地方——虹口北四川路永安里44号(今四川北路1953弄44号),就在礼查饭店的附近。
资料照片 蒋迪雯 摄
永安里44号的主人周恩霔是周恩来的堂弟,他们关系非常密切。周恩来1924年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首先找到的就是周恩霔。鉴于时局紧张,周恩来夫妇就在周恩霔的家里隐蔽了下来。
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因擅自外出过夜,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随即叛变。周恩来得知消息后迅速隐蔽,着手准备撤离上海。
1931年12月初,周恩来在距离礼查饭店不远处的十六铺码头,秘密乘船离开,到达了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继续领导和开展革命工作。
在离开上海五年后,周恩来于1937年再次重返上海。1937年3月到7月7日,周恩来在与国民党谈判期间,曾四次路经上海,指挥正在重建的上海地下组织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来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日军全面侵华,留下了浓墨重彩之一笔。
二、天蟾舞台——闹市中的“红色枢纽”
天蟾舞台是上海市区以演京剧为主的大型剧场,初建于1925年,其址位于上海市福州路701号(今云南中路转角),西藏路人民广场东首。数十年来以邀请南北名角来此演出为特色,并渐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剧场风格。这里名角云集,精彩纷呈。甚至有“京角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足见其地位之高。
天蟾舞台所属地区的其他用房,曾在1928 年后被用于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及会议场所,周恩来等人经常在此开会,布置工作。
中共“六大”以后,中央政治局机关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的搜查,曾租用上海云南路477号(今云南中路171-173号)的一幢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街面房屋,用作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及会议场所。
三开间的门面,楼上的三个房间由中共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出面租下,对外以经营布料作掩护;底楼的三个房间由周赉生出面开了一家“生黎医院”。由于这里紧临熙熙攘攘的四马路和热闹的天蟾舞台,楼下又为诊所,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求医问药,正好可以掩护地下工作人员来往。
当年曾担任中央直属机关支部书记的邓颖超同志曾对熊瑾玎说:“难为你找到这么个地方。一般人很难想到,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敌人眼皮底下,共产党的政治局会在这里开会办公。”
而当年经常到这里开会的中共中央、江苏省委领导成员就有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邓小平、项英、彭湃、李维汉、李富春、任弼时、邓中夏、罗登贤、关向应、秦邦宪等同志,中央的许多决定就是在此制定下达的。
李维汉同志曾回忆说:“那时,开会的同志从天蟾舞台东侧云南路的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直接到开会的房间。”
政治局机关从1928年到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安然无恙,直到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顾顺章被捕后叛变,才决定迁离。此处已于1980年8月26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新亚酒店密会叶挺,动员其出任新四军军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夏,周恩来往来于上海、南京与国民党谈判。
在上海,他下榻于新亚酒店(今新亚大酒店)。该酒店创始于1934年,楼高九层,地处虹口的商业街,临近外滩,迄今已有80余年之历史,也是在上海最早由中国人设计和集资兴建管理的大型饭店,声名远播。
周恩来曾在此三次秘密会见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向他们了解情况,部署任务。《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记载:“和潘汉年及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晓等面谈,布置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地下党的工作。指出统战工作要大力开展,群众工作要稳扎稳打;要注意保存和积蓄力量,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结合起来。”
而就在这个酒店,伟大的新四军得以酝酿诞生。
根据《周恩来年谱1898-1949》等材料可以知晓,1937年8月,通过潘汉年的安排,周恩来在新亚酒店秘密会见了寓居上海的叶挺。叶挺作为1924 年入党的“老同志”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军事总指挥,有着光辉灿烂的过往。起义失败后,他被迫出国。1936 年5 月,潘汉年拜会了隐居香港的叶挺,并向他介绍了中共的最新主张,要他继续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对此叶挺曾兴奋地说:“我现在好了,和那边联系上了,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了!”正是那次的“潘叶会面”,为这次的“周叶会谈”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在资料记载:“改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问题……他(指周恩来)希望叶挺能够参加这支部队的改编工作。为此,周恩来示意叶挺可在适当的时候向陈诚、张发奎等表示一下自己愿意领导这支部队,借以取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并通过他们争取蒋介石的同意。”
以后的史料也证实,叶挺正是按照周恩来的建议去找了陈诚,“向他表明希望参加改编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并建议成立一支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正规部队共同抗日。”陈诚对此表示同意,并答应由自己出面向蒋介石做疏通工作。之后蒋介石也同意由叶挺来出任新编第四军的军长。9月28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叶挺为新四军军长。10 月,新四军正式宣告成立。可以说,正是周恩来与叶挺在新亚酒店的秘密会谈,才直接促成了新四军的创建。
“周叶会谈”到底是哪一天谈的,至今未能确认。
学界一般都坚持周恩来是在1937年8月份会见的叶挺,但《叶挺将军传》中提到的时间却为7月份。郑复龙先生在《八闽健儿抗日征程史:新四军福建子弟兵的历史足迹》一书中提到“周叶会谈”的时间是7月中旬。丁星先生在《新四军词典》中提到1937 年“20日或21日(应为20日,笔者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从庐山到上海,28 日离上海回延安,在上海期间,周恩来会见叶挺,动员他出面进行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
但是7月份国共有关红军、游击队改编等事宜并未达成共识,且谈判也已陷入僵局,故贸然请叶出面改编南方游击队并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条件并不具备。且《叶挺将军传》中的一些内容也有相互矛盾之处,所以“周叶会谈”在7月,时间上有漏洞。
据《周恩来年谱1898-1949》记载,周恩来“8月在上海会见叶挺,请叶出面改编南方游击队。”潘汉年同志直接安排了“周叶会谈”,相关资料如《宜兴文史资料 第33辑 潘汉年》中记载:“8月,安排周恩来会见叶挺,周请叶出面改编南方游击队。”都写的是8 月下旬前后。
史料记载,1937 年8月9日开始,周恩来到南京继续同国民党商谈有关红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等事宜,期间往来于上海,并“会见了中共中央派往上海工作的张爱萍”。
由于8月13日,日军突然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战火随时有烧到南京之可能,蒋介石则迫切需要红军开赴抗日前线共同作战,因此谈判出现了转机,有关事宜也基本达成一致。周恩来于8月17日电告中共中央:“现已与军何(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笔者注)商定,允许我方派人到各边区传达党中央意旨,并协助各边区传达改编。”说明改编协议已初步达成。
周恩来8月21日离开南京抵达西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所以周恩来在国共关于南方游击队改编协议达成之后,于8月17日至21日期间来上海新亚酒店与叶挺会面更顺理成章。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在其所到过的众多城市中, 上海是极其重要的一站,因为它几乎贯通了周恩来的整个革命生涯。上海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和周恩来息息相关的红色印记,如今这些印记依然在滋养着上海这片红色沃土。
文中提到的周恩来在沪足迹:
礼查饭店(黄浦路15 号,今浦江饭店)
天蟾舞台(福州路701 号,今云南中路转角)
新亚酒店(虹口商业街,今新亚大酒店)
(本文摘自《浦江纵横》杂志第7期,标题为编辑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