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拆违垃圾再利用,铺筑道路解民忧
路宽不到3米,要是对面来辆车,我伲恨不得要跳到稻田里才能避开……
现在拆违,作为村民我支持的。不过这些破砖、破瓦,怎么弄?接下来是个问题。不及时清理么还不如不拆,清理么,又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
在大调研大走访期间,
徐行镇的基层干部,
与大多数地区的干部一样,
在走访农户时,
涉及到最多的问题还是:
农村道路太窄、出行不便,
以及拆违后农村环境改善
等民生问题。
在这其中,
徐行镇的小庙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该村位于徐行镇东南部,
毗邻胜竹东路,
由于靠近城区,
此前一直是违法搭建和外来人员租住
较为集中的区域。
最多的时候,
全村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4732人。
人多自然而然会导致车多,
而村内的两条主干道
东俊路、东绿路,
还是由上世纪80年代的
机耕路改建而来,
宽度始终保持在3米以内,
仅够一辆汽车通过,
一旦会车极为不便,
村民要求道路拓宽的呼声很大。
与此同时
在无违居村创建过程中,
截至目前小庙村已完成
14万多平米的违法建筑拆除。
违建虽然拆除了,
可处理这些建筑垃圾,
无论外运还是填埋,
对村里来说
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边是村民对农村道路改善的期盼,
一边是清运建筑垃圾的高昂成本。
面对“两难”
徐行镇小庙村的村干部,
通过调研分析,
听取意见建议后。
最终,
把目光落在了
拆违后的建筑垃圾上。
决定将群英村民小组
周边约5000平米违法建筑
产生的300多吨建筑垃圾
进行分类。
然后将分类出来的
碎石、瓦片、石灰等建筑垃圾,
作为路基原材料(三合土)。
就近用于东俊路路基拓宽及加固,
这样既能省钱又能改善村里的道路。
经过一星期的紧张施工,
目前,
1200米左右的东俊路两侧各增加了
约50厘米宽、30厘米深的路基
一些拐角处,还进行了“加大”处理,
方便村民会车。
据测算,
此次东俊路拓宽,
共消化建筑垃圾150余吨,
而在费用方面:
小庙村村委委员钱坚:
“如果购买150吨三合土需要1万元,加上免除了建筑垃圾清运处置费用4.5万元、雇佣挖机和人工的1万元费用,这1200米路段可节约费用约6.5万元。”
如此一举两得的举措,
小庙村今后还将在村宅小道继续推广,
目前村委已对需要铺设路基、
修补路面的道路作了
进一步的排摸梳理。
另外,
现在私家车多了,
村里停车位也十分紧张,
道路扩宽后,
部分村民和租住人员
可能会把车停在路边占用道路,
给道路通行又带来不便。
村委工作人员表示,
下阶段将准备在路边安装隔离栏杆,
真正做到还路于民。
(来源:嘉定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觉得不错,请给小嘉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