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第七届)”在崇明开幕。崇明区区长李政表示,崇明将通过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林业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打造“海上森林花岛”,创造崇明岛更美好未来。
李政介绍,崇明将奋力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聚焦水、土、林、气等领域,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大力提升水环境品质,到202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5%左右;持续推进林业建设,着力打造海上森林花岛,建设花路花溪花村花宅,推动森林覆盖率达到30%; 不断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强滩涂湿地保护,推动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43%;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到78%。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崇明今年将实现全区域覆盖,实现垃圾分类城乡全面覆盖、收集处置质量全面提升、收运处置全流程监管。 此外,农林废弃物处理也将全覆盖。聚焦水稻秸秆、多汁蔬菜、瓜菜藤蔓、林地枝条、畜禽粪便等农林废弃物,研究农林废弃物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努力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在绿色交通方面,今年年底前实现崇明全域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打造绿色交通岛。
在绿色能源方面,减少直接燃烧及化工原料用煤,加快淘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在保证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稳步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岛。
在绿色建筑方面,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从单体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试点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探索建设海绵城市,全力打造绿色建筑岛。
李政介绍,崇明将奋力打造绿色生产新高地,计划到2020年,生态产业能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与绿色农业、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体育健康、绿色金融等融合发展。
在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领域,以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三高”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五化”发展,积极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科创体系、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大力实施结构优化、绿色生产、引进培养优质经营主体、品牌发展、科技创新“五大专项行动”,努力把崇明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地。
在生态旅游业领域,以5a级景区的理念标准,着力打造全域大旅游格局,加快主题庄园、生态民宿、开心农场等多旅融合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把崇明打造成为上海的生态休闲目的地、长江口生态旅游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体育健康产业领域,大力开展路跑、骑行等各类健身休闲活动,举办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推进两个国家级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做大体育产业;支持发展生态养生、健康疗养、特色医疗等大健康产业。
在海洋装备产业领域,推进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向绿色高端“智造”转型,全力打造“上海制造”的重要承载区。
2021年,崇明将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李政介绍,崇明现在正进行花博会筹备工作,将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统筹抓好园区建设、综合配套、花博展示和后续利用,举办一届有世界影响力的花博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博盛会。
根据崇明2035总体规划,崇明在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限定人口总量,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0万人以内; 严格限定生态空间,划定1401平方公里的四类生态空间;严格限定建筑风貌,体现“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 严格限定建筑高度,城镇地区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乡村地区高度不超过10米。
早在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评估报告》中就认可崇明的发展路径。近几年来,崇明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农村环境治理、湿地修复保护等方面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以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发展之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关注。
本届论坛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及国内的50多名著名专家,为崇明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