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强校工程带来“涟漪效应”,开学之际崇明百年农村老校5名学生回流

2018-9-4 0:00:00发布109次查看
  一所150多年历史的马桥中学,受崇明区农村空心化影响,生源不断萎缩,学生数不足150人。以往开学前,总有一些学生要转学到市区或城区。当“强校工程”实验校名单向社会公布后,家长对学校未来充满新期许,对办学更有信心。今年开学出现了新现象:5名学生从市区转回学校。“现在马桥中学是全市重点打造的学校,会越办越好,何必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回崇明,我们也放心。”家长这样说。
  马桥中学位于崇明岛中部港沿镇,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也是崇明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由于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平均年龄已超50岁,教师专业发展很难自我突破。由于地处农村,很难享受到市区优质品牌学校资源辐射,学校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新中考改革方案出台后,学校缺少与之匹配的英语听说标准化试场、创新实验室、理化实验操作标准化试场等设施设备。
  7月2日,市教委公布了“强校工程”116所实验校名单,马桥中学成为其中之一,给这所百年老校带来新机遇。令人欣喜的是,学校由品牌初中静教院附校带动。在资源配置方面,英语听说标准化试场、创新实验室、理化实验操作标准化试场等,区教育局已优先考虑,在暑期中加紧实施。
  “强校工程”更给老师带来了新触动。由于“双名工程”强力融入,确保每所实验校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名师培养种子计划,马桥中学推荐了6位教师加入双名工程,占教师数15%。“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教师可能连参加区级的名师工作室都没机会,这次能参加市级的高端培训,教师很震撼,激活了教师发展内驱力。”马桥中学校长倪舜说。49岁的物理老师靳正斌入选“种子老师”,他的爱人当晚给倪校长发了一条短信:“这件事对老靳触动很大,对他是很大的激励。”这条短信也代表了其他教师的心声,能成就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给予教师的最大福利,也是学生的最大福利。
  “强校工程”让马桥中学多了不少“新伙伴”,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黄浦区6所新优质学校校长主动来校交流,愿意就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合作;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在地理、生态课程方面提供指导力量。此外,学校与嘉定马陆育才联合学校、宝山区呼玛中学等自发组成跨区实验校联合体,相互研讨,抱团发展。
  倪舜希望,通过三年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质量达到区先进行列,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成为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学校。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