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击破养老痛点、难点 长宁区打出政策创新"组合拳"

2018-9-4 16:47:43发布110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近期,长宁区召开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新政策新闻座谈会,发布了《长宁区关于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办法》、《长宁区关于鼓励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延伸服务的实施办法》、《长宁区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实施意见》、《长宁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长宁区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5个新政策。
  近年来,长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长宁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0.51万人,占户籍人口35.3%。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和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是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是长宁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试点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突出体现,更是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的必然需要。长宁区通过政策创新“组合拳”,强化顶层设计、破解供需矛盾,有效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注重突出资源整合
  打通“9073”格局壁垒,加快促进机构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融合。鼓励养老机构积极开展日间照料、护理、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精神关怀等社区延伸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开办补贴和运营补贴,进一步均衡养老服务布局,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居家老人的就近养老需求,减轻居家养老老人子女的养老负担。
  注重紧扣老年人需求
  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率先探索打造“分层分级的认知症照护体系”,构建“前期筛查—社区预防—家庭支持—专业干预—照护机构入住”闭环。在“后期专业干预和入住照护机构”环节,长宁区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对认知症照护专区和认知症日托再予以建设和运营补贴,促进社会力量尽快参与到认知症照护相对空白、缺口领域中来。继“三站合一”成功试点之后,鼓励全区推广社区卫生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站合一”医养结合综合体模式,整合优化资源,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
  注重填补政策空白
  扶持小微嵌入式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实现“就近养老”,除一次性开办补贴外,多措施予以支持,使其融入长宁区“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养老布局。
  通过政策组合拳,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可以预期: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量增质升
  服务设施供给将会更加充足,“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养老15分钟生活服务圈将会进一步完善。仅今年,新长宁集团、万宏集团就盘活闲置资源近30处用于建设各类社区托养设施,目前已建成6家,在建10家。全区由社会力量建设的认知症长者照护之家2家、日托4家,60%的民办养老机构都开展了社区延伸服务。
  养老服务组织不断成长
  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目前,长宁区已经引进或培育了颐家、福寿康、金福、申养、友康、华康等一批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新建或在建的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基本都交由第三方来运营。
  养老服务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长宁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激励评价等政策和制度体系;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建成一批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产学研对接,带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素质明显提升。目前长宁区已建立1个养老实训基地,4家养老护理培训机构,预计2018-2020年培训养老从业人员3000人次,一支规模适度、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尊老敬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正逐步形成。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