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推出重磅教育大礼包 打造知名示范学校

2018-9-3 18:04:28发布145次查看
  开学啦!
小朋友们的暑假作业做好了吗?
家长们准备好接受新一轮的“身心挑战”了吗?
无论多不愿意接受,暑假总是过得飞快,又到一年开学季咯!
今天是开学首日,为确保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周边道路的安全、畅通,普陀公安分局全局干警积极开展校园安全检查、交通管理等护校安园工作。
小编了解到,一大早,警察蜀黍们就整装待发了呢!
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肯定。
小明
小编姐姐,可是一想到开学我就害怕,总觉得太枯燥啦!
别怕!别怕!
好消息来啦!
市教委透露,作为新学期的一大举措,上海将进一步深化零起点、等第制,在全市推进试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在手工、游戏中学习,充分锻炼观察、表达、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2017年11月以来,上海在16所小学(每区1所)先行试点。
咱们区被选中的是:
新普陀小学
上学期他们设计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以蒲公英为元素。一年级新生在老师带领下游校园,用app软件了解校园植物,用扭扭棒制作蒲公英,与同学合作设计装饰画,还要制作许愿瓶,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类似每周一次的课程,让新生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新普陀小学学生黄思瑜
有了这样的活动,我就感觉有些地方和幼儿园比较像,所以我觉得上小学也很开心。
上海市教委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是当前深化“零起点”和“等第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促进小幼衔接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让学生具备知识性学习和社会性成长“两条腿”走路的本领。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比评价结果更为重要,评价要更多强调过程性和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兴趣特长。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试点要促进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避免增加家长的负担,为课程试点和推进创造良好的生态。
有那么多有趣丰富的实践活动等着你。
所以,小朋友们别再害怕去学校咯!
而且!而且!而且!
wuli普陀的小朋友更有福,为什么这么说呢?
别急!小编这就为你一一道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让全区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的目标,普陀区教育局前瞻性地将信息化作为突破口,确立了“三化一强”的发展战略以及“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的综改路径,来实现普陀教育的“弯道超车”。
普陀教育特色在于
“专”
专注、持久,一以贯之二十余年
“融”
融合共享各级各类平台资源
课堂教学融合应用
“创”
创新机制、创客教育
“跨”
跨越地理和时空限制
提升教育公平和效率
转向内涵建设
普陀区以“互、联、网”办学思想引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
“互”,即坚持“民主”“创新”理念,凝聚智慧、达成共识、创新发展。
“联”,即坚持“开放”“协调”理念,推动跨界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有效破解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网”,即坚持“生态”“共享”理念,在教育生态环境中,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
区教育局通过推进“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软硬兼施”,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构建资源平台、提升数据系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性应用,逐步形成环境网络化、资源数字化、工具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学习终身化,且与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实现教育公平、推动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和特色多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什么是“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呢?
一网
“一网”是基础建设,打造智能化教与学应用的基础环境。按照上海市有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基本配置水平,全区录播教室建设达到全覆盖,中小学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全面完成。
两平台
“两平台”,是要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性平台。加强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平台、学生学业监测平台、基础教育教学平台、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网络研修及师训平台建设,建立各平台间的数据共享渠道,完善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促进智能分析与推送技术的广泛应用;
三中心
“三中心”,指的是推进“普陀智慧教育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于云计算、云数据与云服务的基础型区级数据中心,支持学校数据中心建设,整合打通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全面消除信息孤岛;深化普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融合共享全区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立普陀教育认证中心,实现教育对象的全周期一体化认证信息管理。
转变学习方式
普陀区正在加强
“数字教材”整体试验区项目建设
以“数字教材”项目为核心,整合j课堂项目、智慧教育实验校等国家和上海市各类教育信息化项目,尝试教学方式变革。创建示范学校,发挥示范校对于全区智慧校园建设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各级各类学校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新常态,融通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外和线上线下。打造出2-3所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息化示范校,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推进信息技术与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探索“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和区域“科创体验中心建设”项目。总结和提炼晋元中学“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试点经验,逐步推动向中职、中小学、校友群体延伸。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汇聚“易班”,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
普陀区还将继续实施
“信息化教学力提升计划”
区教育局要求区教育学院设计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的师干训课程,开展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智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织各学段各学科高端教师开展区域学科教师网络培训课程建设。加强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力争95%以上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同时,继续开展面向真实需求的区域教育技术协同专项研修,促进教师将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关键知识整合起来,形成面向信息化的教师知能。
建立信息化创新机制
目前,七项信息化创新机制正在协同发挥作用,推动数字校园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
联动协同机制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在整合资源、集约建设、整体提升方面效果显著。
融合互通机制
推进“普陀智慧教育云”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共建机制
开发多个资源库和学习平台,实现区内平台的统一认证登录,区内所有教师可以使用个人身份证登录使用区级共享微视频,所有学生可以使用个人学籍号开展学习,让每一位师生都可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集智共创机制
多个研究课题和项目让学校自主申报,鼓励学校个性化发展,进行自主的教学应用创新研究。同时部署建立了五大创客中心,以明星学生为核心,通过师生共创的方式,引导更多学生开展生产性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精细化的管理机制
大量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业务流程取代传统流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更为普遍,更多灵活、个性化的服务得以广泛实现,数字校园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
评价机制
率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及应用评估体系的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
继续实施“信息化教学力提升计划”,开展针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智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利用创新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发展体系,由名师带动一线教师,提升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新学期、新气象,希望小朋友们好好珍惜并享受每一个学习的日子。
愿你们,健康、开心、坚韧、向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