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互助"手拉手" 松江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2018-8-30 9:37:50发布110次查看
泗泾镇丽水居民区是一个外来人口聚集小区,居民大多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白天多半在企业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很少与居委会沟通联系,邻里之间也较为陌生。人员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根据这些特点,丽水居民区党支部立足现状,汇集众智,精心设计成立了“绿管家民生服务站”和“手拉手——爱你邻友队”两个项目,以营建安居、宜居、乐居的社区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实行和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到居民区的社会治理工作中来。
“绿管家”引领自治
两年前,“绿管家民生服务站”成立,居民区党支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得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小区“绿色账户”办卡率已达98%。去年,居民区党支部对绿色家庭进行考评,300户优秀家庭领到了“芽苗菜暖房”,6个绿色文明楼道挂牌示范,激励了更多楼道、居民参与进来。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区内还建立了“无土栽培芽苗菜”“微菜园”技术指导基地,居民之间分享活体有机芽苗的快乐,美化了家庭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
以“绿管家民生服务站”为切入点,社区自治也找到了突破口,从每一个家庭,到每一幢楼,经过党支部的逐步引导、培育、扶持,“绿管家”志愿者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居民们纷纷参与到“绿管家议事会”“绿管家绿色行动队”“绿管家爱心工作站”等队伍中,渐渐成为居民区自治工作的中坚力量。“绿管家议事会”每月召开一次有党员代表、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小区志愿者参加的联席会议,大家群策群力,发挥民主自治力量,共商、共议、共治小区建设。此外,议事会设立法律顾问室及民情民意联络室,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并及时了解、沟通、反馈居民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绿管家行动组”开展以家庭实名登记的垃圾减量、分类,设立垃圾分类信用家庭和“绿色账户”积分榜,并公布上墙。利用阳台一角培育“微菜园”和“无土栽培芽苗菜”,以此来增强居民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绿管家爱心工作站”通过服务队与5户独居、高龄空巢老人结对和指导居家养老等形式,使老人们不再孤单,让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感受到服务队员就是除了家人之外距离最近、最贴心的“亲人”。
此外,“绿管家民生服务站”孵化出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娱乐队伍,如海纳百川舞蹈队、巾帼走秀队、雀跃英语班、相悦读书会等,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从中发挥引领作用。各种文化娱乐队伍的成立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手拉手”营造礼治
在深化“绿管家”党建项目的基础上,丽水居民区党支部综合居民区现状和居民需求,组建了“手拉手——爱你邻友队”礼治项目。项目着重内化,营造礼治文化氛围;着重外化,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引领居民加入到共筑和谐美丽的新家园行列中。
“手拉手——爱你邻友队”以楼道为单位,先在6个“绿色文明楼道”中试行,建立专属微信群“同龄人——阳光列车”,及时了解、沟通、解决居民的建言和求助;建立60岁以上老人基本信息档案,设立空巢、孤寡、独居、残疾人群的帮扶组。经志愿者上门登记6个楼道中60岁以上老人共41人,其余楼道登记工作也正在有序、规范进行中。
居民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走访慰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自身特长为邻友提供娱乐学习平台,如英语班、读书会、合唱团和舞蹈队等。为居家人员提供邻里交流、谈心沟通、心理咨询、聊天等服务,让他们走出小家,融入小区大家庭中。
此外,结合小区“三合一”、群租、“居改非”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整治,志愿者们在居民区内开展广泛宣传。其中,家住59、65号的两户空巢老人,因无法自行卸下门口私装的防盗门,在邻友们的合力帮助下将其拆除,并一起动员违建邻居自行拆除,共同增强安全隐患意识。居民之间也不断巩固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将礼治公约、楼道六项规定陆续上墙;志愿者们不定期开展楼道清理,宣传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充电、停车,小区综合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