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这里是展示上海邮政风采的窗口 藏着曾经的远东第一厅

2018-8-29 6:00:00发布96次查看
导读:在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250号上(还有一个路口在虹口区天潼路395号),有一座邮政博物馆!这里是展示上海邮政风采的窗口,更是藏着曾经的远东第一厅!
1922年,上海邮政博物馆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
塔楼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体现了典雅格调与雄伟气势。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完美,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塔楼为巴洛克式。墙面为细粒水刷石粉面,临天潼路一面为红砖墙面,顶部有青铜塑像。南面正中为希腊神话的信使hermes,戴有翼帽,手执双蛇缠绕与信鸽之杖,脚生翅。
hermes为信使与商业之神。英国奉行重商主义,除了在上海租界,在伦敦市中心的piccadilly circus也立有飞奔的hermes青铜雕像一座,至今犹存。hermes左右为女神,执笔和书信,边上有一地球;北面中为爱神,执飞机与书信盒,左塑像执火车头,这些雕像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到破坏。
占地6400多平方米(约9亩),建筑总面积25294平方米,建筑高度51.16米,总造价320万元。钢架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高四层,转角处塔楼实高八层,另有一层地下室。立面采用英国古典主义手法,而主立面则围以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列柱支撑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体现邮政的公正与庄严。
上海邮政博物馆原名上海邮政总局,是上海市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的几度沧桑。
新中国诞生后,人们邮政的发展日新月异。1999年邮电分营后,独立运行的上海邮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开辟了发展新天地。
上海邮政博物馆集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阵地,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阵地,宣传邮政服务理念和产品的管道,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基地,国内外宾客游览观光的景点,展示上海邮政的风采的窗口。
上海邮政博物馆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建筑--上海邮政大楼内,以翔实的史料和实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记载了上海邮政早期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以及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诞生作出的贡献;记录了先进劳模为邮政事业鞠躬尽瘁的业绩;陈列了各种邮用和邮运工具;介绍了邮政服务(业务)产品及其发展;展出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邮票。
进入大楼可爬楼或是乘坐电梯进入博物馆两楼,从两侧旋转型楼梯进入1200多平方米的二楼营业大厅,可以容纳6只篮球队同时上演篮球比赛。
当时有远东第一厅的美称。
两楼博物馆门口表明了详细的参观时间:周三、四、六、日开放 9:00-17:00(16:00停止入场)
乘坐电梯直达五楼,邮政大楼楼顶建有屋顶花园。在屋顶花园能欣赏到巴洛克风格的钟塔,钟塔的两侧铸有雕塑,一组为三人持火车头、轮船和电信电缆模型,象征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一组为希腊神话中的通信之神和爱神,象征邮政是沟通人间情感的使者。在这里还可以通过观景平台欣赏苏州河及浦江两岸的美丽景色。
可惜屋顶花园暂不开放!
进入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先生题写的上海邮政博物馆馆名。
左转进入前厅,展区内陈列着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朱学范先生的雕像,穿过前厅便是起源与发展展区。
巨大的运用光电技术的上海市中心城区邮政支局分布示意图。上海市邮政自办营业服务网点从1911年的30处增至2003年的584个邮政支局所,从中可以感受到邮政的迅速发展。
展柜内的绿衣红娘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存世量迄今仅10枚,商品价在本世纪跃居中国邮票单枚之冠。
眼前的巨大雪山让人仿若置身南北极。你一定不曾想到人迹罕至的两极也留下了上海邮政的足迹。在这里可以看到第一任南极长城站邮局局长曾使用过的日戳,到达日纪念封和雪龙号邮政支局业务资料等珍贵展品。
展区内的rfid邮件分拣样机可谓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会演示邮件的分拣处理过程。这个模型是根据为浦东邮件处理中心研制的交叉带式小车分拣机制作的,日处理邮件可达10万件。展区内还展示着一系列邮政用品用具,如各色电子邮资机、不同种类的邮政专用秤、各个国家的邮筒等。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