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用一代崇明人的童年 开启有关这个地方的秘密

2018-8-27 11:37:53发布113次查看
  瀛洲公园实践者、见证者杨悦凡,1961年11月生于崇明,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农学院园林专业,现任崇明区绿化管理所党支部书记。
   杨悦凡:“我1984年7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崇明县园林管理所(现更名为崇明区绿化管理所)工作。当时新成立的园林管理所承担了瀛洲公园的筹建任务,由于我的专业对口,我成了瀛洲公园的第一代建造者、管理者,同时,也成了瀛洲公园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昔日低洼地金日星公园
昔日的低洼地
今日星级公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县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广大民众的需求,1982年,县政府决定兴建城桥镇公园,选址于城桥镇东南隅,南临长江大堤、北至鳌山路,学宫对面,西邻东门路,县中心医院对面,占地56亩。公园用地横跨青龙港,南部地势较低,一雨成泽,北部地势较高,但住房密集,拆迁量大。最后从实际出发,以节省开支为旨,主要征用南部洼地,北部征用宽22米、长80米的狭长地块,是以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公园北小南大,形如“凸”字形。
瀛洲公园最初的设计图
1983年1月15日公园正式破土动工,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张文娟工程师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第一期工程采取边动迁、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公园最初提名为“城桥公园”。1984年定为“瀛洲公园”,由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园名。
1985年5月31日,县政府举行开园仪式,当时由县建设管理局局长陆信熙主持。崇明县县长田长春出席会议并剪彩,成为当时崇明首座公园。
1985年5月31日瀛洲公园开园仪式
公园布局主要以水景及植物造景为主,配有星湖、月湖等人工开挖的湖面,有沧海亭、临波亭、幽香亭、观鱼揽胜、沁风亭、假山等园林建筑小品,另有游船码头及儿童乐园等游乐设施。在九十年代初,又在公园内圈养了一批猴子、孔雀和火鸡供游人观看。直至2003年“非典”时期才取消。
瀛洲公园的初容
自瀛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后,全县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全年游客量达20万人次以上,在整个八、九十年代瀛洲公园成为了全县少年儿童游玩的主要场所之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瀛洲公园成为了必选之地,成为了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崇明其他公园的陆续新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少年游玩的场所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瀛洲公园游玩的青少年人数在减少,但对于在崇明长大的70、80后来说,这座公园一定是他们童年生活的永恒记忆。
   古风依旧但展新颜
自2005年公园实行免费开放后,游客明显增多,公园承担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公园经过20多年的运行后,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都比较陈旧,已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需求,为了创造一个更加优美温馨的公园环境,2008年政府决定对瀛洲公园进行改造。
瀛洲公园是明清风格的江南园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2009年,瀛洲公园在保留原有园林格局的条件下实施了以“以人为本,保留风格,适当调整,提升特色”为主旨的改建工程。
改建后的瀛洲公园,布局更加合理,面积更为宽广,整体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公园服务设施更趋完善。是当地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岛外游客主要的旅游景点。
   改造内容
基建设施方面:扩建原公园东北角水杉林及原公园东侧苗圃。理顺公园原有道路系统,完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改造水体,对原有园林小品进行整修,翻新原有厕所,重建游船码头、儿童乐园,增建陶然亭、耸秀亭、百草亭等园林建筑,新增无障碍设施。
植物方面:在保留原有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适当调整,不断丰富传统花卉植物,调整区域植物分布。目前,园内植物种类多达100余种,其中有百年瓜子黄杨1棵、2株80年黄檀及2株80年瓜子黄杨等古树名木,以及梅花、樱花、海棠花、桂花、茶花等名贵花灌木,使游客春观樱花、夏看荷花、秋赏菊桂、冬品寒梅,形成了四季有景的季相效果。
   特色服务温暖你我
服务民生是公园的基本属性。近年来,公园以开展行业特色活动为载体,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强化品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规范执行率,牢固树立品牌形象,努力营造浓厚的园林文化氛围。
公园活动丰富多彩
未来与发展
当前社会已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身心健康、文化休闲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让崇明的生态环境更美,如何充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崇明绿化人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创新工作的目标与追求。
瀛洲公园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工作成果主动接受游客的检验,把实现“天蓝、地绿、水清”这一工作目标始终贯穿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之中。相关部门认真梳理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公园实际,不断在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游园内涵和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下功夫。点点滴滴抓落实,精雕细琢上台阶,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以绣花针式的管理模式,努力为市民游客打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