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浦东第二届青少年阅读课题研究项目比赛举行:学术研究规范从中小学开始启蒙

2018-8-20 0:00:00发布120次查看
      确定课题、开展调查、撰写报告、参与答辩,这些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学术技能,浦东学子在中小学阶段就已开始学习。
     日前,由浦东新区教育局、浦东新区文广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浦东新区青少年阅读课题研究项目”初赛在浦东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区51所中小学、近500名学生组成的70多个小组参赛,组数比首届比赛增加一倍多。在这个特殊的“暑期课堂”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工协作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学术研究规范也得到了启蒙。
     作为2018浦东阅读节的活动之一,本届阅读课题研究项目于6月启动,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并依据年龄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课题。如,小学组课题有“我们城市垃圾到哪里去了”“无障碍出行的情况调查”,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初中组课题有“短视频的时代思考”“共享经济到底在共享些什么”;高中组课题有“ai会威胁人类未来吗”“大规模‘机器换人’后,社会经济将如何发展”,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每个小组需自行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并在初赛中进行现场答辩。
     在答辩环节,每个小组需通过ppt,介绍课题的框架与要点。面对科普教育、文化传播、语言文字等领域的专家评委,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五年级学生组成的“环保探究小组”,做题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旅行》的报告。“听说同学们设计了问卷,都有哪些问题?”评委的提问,让现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一共有11个问题,主要是询问大家是怎么处理垃圾?扔垃圾时分类有没有必要?”
     “在问卷中怎么提问、问什么,我们确实被难住了。” “环保探究小组”成员笑着说,尽管问卷设计还很稚嫩,但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他们参观了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厂等单位,不仅开拓了眼界,还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
     现场评委认为,学生参与此类研究经课题项目,能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搜集资料、消化素材、撰写报告的自主研究习惯,还培养了小组成员协调分工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大有裨益。
     此外,活动还强调,中小学生撰写报告要注重文献引用的规范性,希望学生通过参与此次研究项目,能够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
     初赛后,各参赛小组将根据评委意见修改报告。评委将综合报告与答辩表现,遴选出8月18日参加决赛的最终名单。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浦东图书馆
浦东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