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优秀案例 快来投票

2018-8-24 18:37:22发布90次查看
  看过来!咱们普陀的“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正在火热推进中!
今年以来,普陀全区上下围绕“拆、建、管、美”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各个街镇和居村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拆违不拆心”的精神,坚持拆违和规划同步结合,从居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加强拆后空间合理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形式,切实打造居民满意的“美丽家园”,并相继通过验收评审。
各街镇的优秀案例都在这里,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普陀”,赶紧为打动你的ta投票吧!
长寿路街道
1
地铁3、4号线曹杨路站6号口
△拆违前
因地铁建设历史遗留原因,该处违建搭建在轻轨3、4号线曹杨路6号口对面,主要经营餐饮、早点、百货、电子产品,因违建顶檐貌似“中国馆”斗拱,被周边居民称为“中国馆”,历年来是社区治理难点痛点,然而在短短的半个月内,长寿人直面问题、聚焦难点、精准发力,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抓铁有痕的力度”、“融冰化雪的温度”,成功拆除该处历史违建。
△拆违后
2
澳门路660弄
△拆违前
该处违建当事人患有小脑严重萎缩症,生活不能正常自理。起初在得知要拆其违建时,当事人情绪极为激动,街道拆违工作组、澳门居委会反复耐心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积极协调社区各方资源,使得拆违行动在一个平稳和谐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拆违后
曹杨新村街道
1
杏杨园
△拆违前
杏杨园小区的车棚是曹杨环浜沿岸的违法建筑,但该车棚同时也是小区内唯一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如果简单拆除将直接影响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为此,街道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最终将拆除方案调整为改建方案。同时,对车棚整体进行改造,增设安全充电桩、消防喷淋等,并在车棚顶部开展了屋顶绿化建设,结合沿岸健身步道工程,形成了一个环境绿色、生态的景观角。
△拆违后
2
南溪园
△拆违前
南溪园居民倪永国家庭居住条件困难,面对必拆的违建点位和居民的实际困难,曹杨街道借助大调研,依托区委组织部、区残联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梦想改造家”行动。把老倪家悬挑式违建拆除复原,对15平方米的居室功能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空间把给残疾儿子使用的台盆和坐便器搬进室内。打造一新的居室、个性定制的家具、巧妙融合的设计,让冷冰冰的拆违有了温度和力量。
△拆违后
长风新村街道
1
普陀四村
△拆违前
普陀四村涉及天井庭院层层搭建的占用公共区域违建点位共有44处,面积达1160余平方米。起初,小区居民对拆违并不理解,街道拆违组一次次上门,耐心细致地与居民们进行沟通协调。居民们在看到拆违组的辛苦付出后,慢慢理解了拆违的意义,从不理解拆违到自发拆除违建,用实际行动为小区其他违建住户们树立了榜样。经过长达二个月的连续奋战,现在小区面貌已焕然一新,原本破破烂烂的围墙也已整齐划一,并为小区的居民增设了40余个停车位、绿化面积300余平方米。
△拆违后
2
长风三村
△拆违前
小区附近怒江路沿线违建店铺在为小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堵塞道路、垃圾遍地、乱搭乱建等脏乱差问题。为此,长风新村街道重新规划怒江路沿线设计方案,在拆除后的原址上改造小区围墙和休闲步道,还建起了一座风情长廊。拆违后还原的休闲步道让居民们多了运动的好去处,道路拓宽后,增加了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问题;重建的围墙也让小区看起来更加整洁大方。
△拆违后
宜川路街道
1
泰山二村
△改造中
泰山二村曾因人车混行、停车混乱、配套设施缺失、卫生环境差等问题让居民皱眉。2017年下半年起,小区大刀阔斧地对小区内500多个点位,共计6000多平方的违建进行拆除。10个月后,泰山二村软硬件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新增的分类垃圾箱房、智能非机动车库、消防水源等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而靓丽的斜坡屋顶、平坦的沥青路面、富有情调的主题小景也让居民每天都能看到改造工程给小区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捷。
△改造后
2
彭越浦河
△拆违中
彭越浦河位于宜川路街道大洋新村最西侧,一度是脏乱差的重灾区。2017年初,宜川路街道启动彭越浦河道综合治理,对河岸边六米蓝线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和整体规划升级,完成了300多平米各类违建的拆除工作。现如今,沿河景观步道美丽雅致,长达百米的体育特色涂鸦墙、科普画廊、文明修身宣传画和小区健身苑点在2018年相继落成。河道边已成为了小区居民日常休闲和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
△拆违后
甘泉路街道
1
合阳小区
△拆违前
延长西路220弄合阳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2016年普陀区房管局启动合阳小区综合修缮工程立项,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甘泉路街道牢牢抓住综合修缮契机,围绕“无违”居村创建,创新社区治理等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拆、建、管、美”亮点工作,打造合阳小区“美丽家园”。共计实施屋顶平改坡、小广场改造、雨污水管分流、外立面粉刷、小区门头改造、道路整修、绿化修剪补种、垃圾分类厢房、健身步道建设、充电桩安装等10个系列改造项目,让合阳小区旧貌换新颜。
△拆违后
2
汪家井小区
△拆违前
交通路2285弄汪家井小区是典型的售后老公房。小区环境差、绿化杂乱、停车难等问题突出。今年,居委会牵头小区物业和业委会,通过重新布局绿化,拓宽小区道路,在原有30个停车位的基础上新增40个车位,有效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稍后,小区还将新建2个非机动车智能充电停车棚。考虑到老小区周边商业配套设施缺乏,小区还引进了共享健身仓。亲民的价格、家门口的健身房,有效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拆违后
石泉路街道
1
石岚三村
△拆违前
石岚三村居民区住着一对聋哑夫妻,为了拆除他们的违建,居委会书记顾筛成与同事们先后上门沟通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在一张张纸条的传递中,大家终于了解了这户夫妻的诉求。原来,他们的房屋已经局部改造过了,违建里面有煤气管道,他们担心拆除后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为此,拆违工作组积极协调煤气公司,帮助重排煤气管道。纸上文字搭起了心桥,最终,聋哑夫妻同意配合拆违。
△拆违中
2
太浜巷
△拆违前
太浜巷居民区二楼平台上的违建,共有36家。石泉路街道在对平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后,考虑到房屋安全,作出了保留平台,拆除平台上违建的决定。从4月9号开始到4月12号,仅仅3天时间,2185弄的15家平台违建就全部拆除。目前,166弄岚皋路的21家平台违建也已全部拆除。
△拆违后
真如镇街道
1
北大街
△拆违前
真如镇街道在北大街居民区的拆违工作中,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边拆边建”工作。在沿街违章拆除后,街道设计建造了一面长达300 米的文化墙,既保留了原始的老街记忆、市井气息,又融入了时尚的艺术元素。街道还为北大街北石路174街坊建造了3个无人看管非机动车车棚,并安装了摄像头、电灯和门禁设施,并合理规划了停车区域。居民们纷纷点赞。
△拆违后
2
真光七
真光七是二十多年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在社区微更新工作中,区体育局出资修建健身步道和设施;区绿化市容局给予绿化调整指导;区交警支队解决了施工期间路面临时停车困难;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小铃铛幼儿园积极协调幼儿及家长确保安全配合顺利施工;供电公司落实了花园电线落地的工程。最终,新建成的中心花园变得更加美丽,成为集艺术文化、休闲健身、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社区“新地标”。
  
△拆违后
万里街道
1
富平居民区
△拆违前
万里街道富平居民区在“无违”创建迎来验收之际的前一周,新发现了12户楼道门顶违建。为顺利完成任务,富平居委会多次登门摸情况、做工作,争取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挨家挨户发放告知书、走进居民家里拉家常、做思想工作,以心换心开展工作。在街道的支持下,富平居民区最终逐一卸下了12户居民的“心围”,7天内顺利完成了12户的拆除工作,顺利通过“无违”居村验收,改写了万里“无违”创建的全新速度。
△拆违后
2
中骏天誉小区
正当拆违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万里街道接到一个个投诉电话,称中骏天誉小区内别墅违反规划,围墙圈地侵占公共绿地。经调查后确定:所谓的“别墅”性质其实是“多层住宅”,房子外围的绿化带在普陀区规划部门的图纸上显示为公共绿地。由于住宅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拆除围墙相当于切断整个“别墅区”的线路。工程浩大,街道无违建创建办牵头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制定周密方案,在排摸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后,最终敲定方案,并顺利完成拆除。
  
△拆违中
长征镇
1
泾阳路
△拆违前
泾阳路433号-469号地块地处长征镇,是一处毗邻苏州河古道的区域,近十年来,这里被违法建筑占据,甚至一步步演化成了一个“城中村”。2018年1月,泾阳路生态区无违创建工作全面启动,长征镇成立了整治行动组,镇规建办、安全办、城管中队、派出所联合执法,22天清退196户800余人,经营商户28家,拆除违法建筑16200平方米,让生态区面貌焕然一新,也清除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疾,“岸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重新显现。
△拆违后
2
梅四小区
梅四小区是一个20多年的老旧小区,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牵头下,不到一个月,拆除了两个小区167户,249个点位,共3108平方米违建,整治面积5252平方米,美化围栏4556米。梅四居委顺利创建成为长征镇第一批“普陀区无违建先进居村”。拆违不仅让梅四小区“华丽蜕变”,也激发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针对居民提出的垃圾分类需求,镇政府积极响应,在梅四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现在,主动垃圾分类,参与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小区许多居民的自觉行动。
  
△拆违后
桃浦镇
1
和乐苑
△拆违前
和乐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建造年代较早,房型不甚合理。于是居民“突发奇想”,破墙而出,在外墙的凹立面搭出一个个悬空违建。拆违最大的难题是上门难和沟通难。镇拆违办先从党员和买房入住的居民打开口子,进而辐射整个小区并结合和乐苑实际情况,推出了“样板房”计划,以2个典型房型为例,在不变动房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造设计,拓宽走道,合理安排厨房布局。和乐苑“样板房”现已推广至整个小区,切实解决房型不合理的问题。
△拆违后
2
荣和怡景园
△拆违中
荣和怡景园是2013年交房的新小区,违建的这户居民属于第一批。由于入住较早,搭建后的外立面颜色与整栋楼融为一体,很难发现。借无违创建的东风,房管部门早前就冻结了该户的房产证,居委会与镇拆违办上门约谈,允诺其可将生活用品临时堆放在物业,一旦拆除马上解冻房产证,最终该户同意拆违。该违建地处34楼,绝对高度接近100米,面积约110平方米,拆违作业耗时3天,清运建筑垃圾近10吨。此次拆违创造了普陀区拆违“第一高”的记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