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湾国际社区,有这样一个人,她学有所长,又热心社区公益。自己专注育儿方法之时,也无偿将获取的育儿心得分享给社区中其他父母,她就是——顾乐婷。
英文启蒙学堂志愿老师
顾乐婷,本科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在学期间兼职幼儿英文教师,积累了丰富幼儿教学经验;后全奖录取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毕业归国供职企业;有了自己宝宝之后逐渐回归家庭,现育有一儿一女,活跃于江湾国际睦邻中心各幼儿公益分享活动。
顾乐婷视孩子教育为重中之重,经常会寻找很多专业、先进的育儿理念进行学习,再将学到的方法用于教育自己的孩子。考虑到为自己小孩上课同样需要备课、教学,于是她主动与社区睦邻中心商量,由她义务为社区小朋友们上课。
顾乐婷在课上采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和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全程英文教学,开课之后效果异乎寻常得好,受到了社区妈妈们的热烈欢迎。家长们常会蹲点抢课,每次活动招募八个人,开抢之后基本30秒钟之内就满额了。
顾乐婷坦言:自从在睦邻中心开课以来,每天都充实又忙碌。白天安排社区孩子们学习,晚上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学习。再把两个孩子哄睡着,差不多都十点了,然后才有时间来备课和做自治委员会的其他任务。
新城育儿群群主
为方便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顾乐婷还建了一个微信群。此群建于2017年4月份,现在共有191人,90%以上群成员是来自新江湾城地区、家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
顾乐婷觉得,建群可以把大家汇集起来,充分利用整个社区的资源和力量。建群之后,确实取得不少成效。除了日常育儿方法的广泛讨论外,还在线上做了三场讲座、两次分享,线下也有三次活动。
线上讲座请的都是比较大咖的老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菲;畅销书《童画家》的作者f老师;教孩子如何精读绘本的小学语文老师萧老师……线下活动也得到了江湾国际公寓居委会和睦邻中心的大力支持。
微信群的活跃度非常高,大家经常主动进行学习资料和文章的分享。不少群成员都很感谢这个群,不时有年轻父母感叹,“啊呀,我今天又在群里学到了好多”。
社区自治个人观
在顾乐婷看来,小区里面人才济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出来,贡献自己知道的那些资源知识,然后社区自治委员会把所有的力量汇聚起来,就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建起一个优质社区。在社区办活动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活动场地离居民非常近,大家都不用“长途跋涉”。街坊邻里多参加活动,互相认识,此后也更容易互相帮助,携手构建出温暖、愉悦的社区氛围。
作为江湾国际公寓自治委员会的一员,她很希望自己办的活动有更多人来参加,也欢迎大家加入自治委员会:“不要害怕自己说得不够好,或者能够贡献的东西不多,第一步就是一定要来尝试。即便一开始可能给你反应的人比较少,但只要持续不断地出力,你也一定能获得团队中更多人的响应和鼓励,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良性过程。”
丰富自己,带动他人
顾乐婷热心服务他人的公益心感染了社区的其他人。微信群上曾有两位家长自愿自发地在群内共享了孩子语、数、外、艺术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心得:使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比较好,以及他们在家里带孩子的时候如何进行时间分配等。
有一天,群里一位五岁男孩的妈妈,突然加顾乐婷的微信,告诉她:“我默默关注了这个群很久,但是不好意思自己在群里忽然发声,我把我这几年带孩子的所有心得体会全部都告诉你,你整理好帮我发到群里面,我也想给更多的人提供参考。”一聊就聊了三个小时。顾乐婷用了一整个晚上把她所说的三个小时内容全部都整理好了之后,发到了微信群里。两个人齐心协力完成的分享,反馈很好。这也再次证明了顾乐婷的想法,江湾国际公寓社区是一个有潜力可挖的巨大人力资源宝地。
热心公益,参与自治,服务社区,这是顾乐婷,也可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