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按里程计价车险通过行业评审
东方网8月2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记者获悉,人保、平安、阳光、众安四家财险公司的“汽车里程保险”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创新产品评审会议上获得通过,根据流程,不久后便可报批银保监会进行审批。一旦正式获批,当前在海外流行的汽车里程保险将率先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但里程险这种创新产品,到底能否在车险领域掀起改革巨浪,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
无需无差别购买车险
近年来,价格战导致国内车险业务普遍亏损,而监管层主导的商车费改进程也一直在深化,目的就是将车险市场进一步细分,以便于给更多车险消费者和亏损财险公司带来福利。如今,围绕如何精准定价车险,各方都在寻找突破方向。
关于最近热议的“里程险”,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汽车走行公里数来计算保费,里程低则交纳的保费少,里程高则交纳的保费高,这样的车险方式更显公平,也更符合大多数车主的需求。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在海外市场,里程保险这一计价模式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车险,保险公司还会参考车主的风险情况给出不同折扣。目前里程险在英、美发达国家车险领域的市场占比达10%左右。
多位车主向记者表示,如果有了里程险,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无差别购买车险。“同一款车型,无论你每年开1000公里还是100公里都是一样的保费,这对常年开车的人来说肯定划算,但对平时不怎么开车的人来说就很不公平。”
而据记者了解,由于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据统计很多大城市年驾驶里程低于10000公里的汽车占比达60%以上,而汽车驾驶里程低,一般也就意味着事故风险同样低得多,交纳同样的车险费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
低里程车主将获利
当下,车险定价模式是以“新车购置价+上一年度理赔次数”为主要因素计算保费。在三次商车费改中,车险费率上下限被放开,允许保险公司进行车险自由化定价探索和车险创新产品申报。不过,目前来看,保险业更多的是以“车型定价+风险保费”为核心计算保费。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劳动报记者证实:“目前进展是创新委员会已经批准,条款细化后公司已上报银保监会,现在正等待银保监会的审批。”众安保险也向记者证实了该消息。目前,人保、平安、阳光、众安四家财险公司已经在着手推进该险种。
据劳动报记者了解,里程险的推行或许会给消费者带来价格上的优惠。以美国市场现有的里程车险产品为例,里程险产品每月的基础费用为29美元,之后按照行驶英里数量的增加,每英里增收6美分。假设消费者某月行驶了450英里,则当月的费用为:29美元+(450×6美分)=56美元(约合人民币382元)。
而根据数据统计,低里程消费者购买该保险产品,平均一年可以节省611美元(约合人民币4165元)。详细看,每年行驶2500英里以下的消费者一年可以节省836美元;行驶5000英里至7500英里的消费者节省611美元;行驶7500英里至10000英里的消费者则节省223美元。 风险评估需谨慎
然而,在国内市场,汽车里程险目前还处于实验和争议阶段。
有业内人士指出,里程险产品的出现,从某方面来说,会使大型险企的利润降低。但对于中小险企来说或许会是好事,因为一直以来深陷价格战的情况可能借此迎来逆袭良机。
不过,也有研究人士表示,里程险的市场认可度高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里面的风险和成本价格,险企也必须清楚认识到。
里程险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按照研究,车辆行驶里程越多,出险率可能越高,对险企而言,风险和成本也越高。以货车为例,这些车辆每年平均行驶15万至20万公里,而现在的保费是按照3万公里设计和理赔的,那么保险公司亏损在所难免。
不过,以此推理,里程险如果用在商车费率设定上,按照6万公里设计和理赔,保险公司实际上是持平甚至不用赔付的。如果按照货车每年平均至少15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计算到商车里程险产品中,这对保险公司而言可能形成暴利。所以,这也是一些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愿意推里程险的原因。
还有一个争议在于,基于车辆使用数据定价的车辆保险,险企要如何获得消费者行驶里程数?在技术上能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定价?信息会否遭到恶意篡改?例如,怎么衡量里程,需要找到一种险企好操作、成本不贵,又受到投保人认可的计量手段,做到公正、客观、安全,这样才能吸引大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