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静安寺街道精细化管理“十项改革”成效初显

2018-8-22 8:56:00发布105次查看

(记者 邢蓓琳)发现群众对物业响应保修速度颇有微词、个别居民区对物业不满意率高达60%,于是成立“小管家”服务队,对居民房屋问题提供应急维修、对物业暂缺小区提供基本服务,弥补老旧建筑物业服务的短板与空白。

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中,静安寺街道深入社区一线、到群众中间去,发现了不少社区治理中的盲区与容易产生扯皮的环节。为此,街道创新与深化了涉及“路长制”、物业管理、环卫作业、非机动车管理等十个领域精细化管理的“十项改革”。“小管家”服务队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随着“十项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静安寺街道的街区与社区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老百姓也有了更大的获得感。对此,街道负责人表示,推出“十项改革”后尽管工作力度加大了,但群众点赞的明显多了。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完善相应监督机制,将成绩“归零”再出发。

定时清运垃圾不过夜

愚园路608弄是一个老式里弄小区,人口密度高、生活垃圾量较大,却只有一个位于弄堂深处的垃圾厢房。在大调研中,有居民反映,小区里的生活垃圾经常得不到及时清运,造成垃圾过夜,散发出的阵阵臭气严重影响生活。对于这个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居委会负责人也很无奈。“傍晚是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的高峰时间,但是现在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垃圾清运车在晚间进入小区清运垃圾经常会被私家车堵住,有时还会发生车辆剐蹭,所以清运车司机晚间都不愿意进小区清运垃圾。”

在对多个居民小区进行实地走访后,街道发现,垃圾清运难是老式里弄小区居民投诉较多的“老大难”现象,根源就在于相关责任单位的相互推诿。为了彻底破解“垃圾清运难”,静安寺街道在今年5月,特别召集绿化和市容管理所、物业和居委等,针对愚园路608弄垃圾清运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了小区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制度:把垃圾清运车夜间清运时间固定下来,在规定时间内由物业负责安排引导小区居民车辆停放,为清运车进出腾出空间。如果,垃圾清运车没有在固定时段进行作业,司机就需要自行把垃圾厢房内的生活垃圾桶拖到小区门口,进行清运。居委会负责对垃圾清运与物业的工作进行监督。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项制度明显提高了小区生活垃圾清运的准点率,截至目前,居民对垃圾厢房不及时清运的投诉案件为“零”起。现在这一做法已经作为一项制度在街道辖区内其他里弄小区加以推广。

非机动车管理由“堵”变“疏

乌鲁木齐中路(华山路—长乐路)临近华山医院、华东医院,每天早高峰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在人行道上。沿街商家为了防止这些乱停放的非机动车影响自家的生意,经常就把共享单车叠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堆场”。

过去,街道主要采用“堵”的方式加以解决,就是在发现有共享单车积压后,通知共享单车公司以及街道委托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将共享单车运输到静安区北部的停放点。但是通过大调研却发现,这样的做法让一些需要解决换乘地铁“最后一公里”的市民找不到代步工具了。于是,街道创新思路,变“堵”为“疏”,在规范共享单车乱停放的同时,解决居民出行难题。考虑到新闸路(万航渡路—镇宁路)道路两边是小区围墙,人行道较宽,街道就在小区围墙外规划出来非机动车停放点,将这一路段作为共享单车停放的“蓄水池”。一旦辖区内出现共享单车超过控制量停放,就会被运送到“蓄水池”,再由街道委托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将这些共享单车运送到有使用需求却没有单车投放的路段。

目前,街道已与共享单车公司合作共建了发现—调运—清理三步工作流程,根据网格中心派单、路长系统派单、双联巡查发现、居民区上报、市民寻访团等发现途径,共同管理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共计调运清理共享单车19000余辆。

街面保洁全天候无死角

静安寺街道地处市中心,繁华路段很多,市民与居民对市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原来,静安寺街道辖区内的环卫作业分属不同公司负责,道路保洁、公共设施保洁、公共绿化清洁,各自为政,容易在一些交叉区域产生管理缝隙,甚至出现没人管理的情况。去年,街道在全市率先启用“一体化环卫模式”。彻底打破环卫作业多年来的条线分割,将绿化、保洁等多支市容管理力量统筹管理,形成一支综合队伍,采取“一人一区段”的作业模式,并将工作覆盖面从马路路面一直延展到人行道、围墙等,即一个环卫工人要负责一段路从道路保洁、公共设施保洁、公共绿化清洁的所有工作。目前,“有垃圾就扫、有垃圾就捡”的理念已经成为静安寺街道的环卫队伍的工作共识,街道辖区内街面也形成了全天候、无死角的清洁保障。

此外,街道还将在大调研中的发现几块无人管理的绿地以及部分没有物业管理小区的半开放式围墙“透绿区域”的保洁工作,都全部纳入环卫作业,实施保洁“托底”。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