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探访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了旅客 所有辛苦都值得

2018-8-22 0:47:55发布136次查看
原标题:为了旅客,所有辛苦都值得
  东方网8月2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还未接近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就已感觉人声鼎沸,身旁来往的旅客络绎不绝。乘坐舒适悠闲的国际邮轮游玩日趋流行,在暑期,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停泊的邮轮随之增多,有时甚至三船同靠。赶上夏令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光顾时,如何保证进出码头的客流井然有序?这对邮轮港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一个上午顾不上喝水
  上午11点多,骄阳似火,上午地中海辉煌号到港,4千多旅客正陆续入境。
  来到客运大楼“东方之睛”的3号门,记者注意到男性协管员和安防员中有一位女性,正拿着对讲机,大声汇报着,有乱跑的小男孩经过,她还顺手扶一下,并向四处观望,看到家长跟过来才放下心。记者近前了解,才知道这位女性有个中性化的名字“陈远”,她是3号门“咨询台、短驳车疏散引导员”。早上七点她就到了邮轮港,八点准时在岗位就位,早上靠岸的邮轮开始陆续下客,她的工作是3号门这里的总协调,有序引导排队的旅客坐上去地铁口的短驳车。她告诉记者,坐短驳车只是旅客分流的一种方式,尽管这样,也需要发30多车。记者注意到11:15左右,仍有一部分排队旅客,估算下来还需要再发一至两辆车。陈远在上午工作时,会根据排队人数情况,通知上个关口限流。尽管如此,旅客每个人都归心似箭,有人会因为排队时间长而脾气焦躁,陈远发现后会第一时间过去解释沟通。陈远说当天上午她遇到一个“病恹恹”的老人,需要两名家属搀扶排队,她赶紧让老人坐到边上休息,并和前面的旅客沟通,让这位病弱的老人先走。
  一个上午的大客流,让陈远都没顾上喝水,洗手间也只去了一次。她准备吃午饭了,离岗必须呼叫别人来替换,她才能抽十分钟的空去解决午餐。等这里的旅客疏散了,她还要马上转岗,为出境的旅客办理出境手续。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大概要进行到下午三点多,等封关收尾结束,她才能下班。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工作结束时间就很难预估了。
  “暖棚”里闷出一身汗
  在邮轮港,辛劳的工作岗位很多,行李员就是其中之一。
  工作人员陈锡伟在这里工作多年了,他告诉记者,行李员每天要搬运的行李大约在两千件左右。
  上午邮轮靠岸,行李从船上卸下来后,他们的装运工作会持续两个小时左右,休息一下,中午开始上客,他们继续工作,等待上船的行李前前后后大约要装运三个半小时。
  记者观察后发现,对行李搬运员来说,体力消耗并不算大,比较难熬的还是暑热。十多个大箱子搬进行李车里,推送到行李托运帐篷里按前中舱顺序整齐排列,等待铲车送上邮轮。临时摆放行李的帐篷是后期搭建,虽然没有阳光直射,但像个半阴的“暖棚”,燥热无比,行李员们为了劳动保护需要,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和结实的鞋子,才一小会儿就闷出了一身的汗。
  旅客的需求放第一
  一线职工辛苦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宝山区总工会和各部门送清凉高温慰问的重点企业之一。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有限公司的党委和工会组织也把防暑降温作为近期重点工作之一,保证工作现场饮水供应充足,增加防暑降温药品的储备。如藿香正气丸、龙虎人丹、清凉油等,避免发生中暑事件。气温在33℃以上,每日开展“送清凉”工作,为室外工作人员发放冷饮、湿毛巾等防暑降温用品。
  邮轮港规定,凡是气温达到30℃以上,增设行李托运帐篷巡查岗位,加强巡查力度,以30分钟为单位进行人员轮换;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
  工作人员还在高温来临之前开展了应对高温的急救培训,除了用于同事们之前的应急救助,同样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健康,现场工作人员会随时注意观察老、弱、病、残旅客,客运部还准备了急救包,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解旅客之所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