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抽户搬离走出石库门旧改新路
2018-8-17 12:50:15发布136次查看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风貌保护区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全区31%的面积处于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如何既保护好原有的历史风貌,又改善生活于此的居民居住条件?近日,黄浦将8号街坊一期(承兴里)作为试点,通过抽户签约搬离释放房屋空间和面积的形式开展整治修缮,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筑肌理和风貌的同时,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
8号街坊位于北京西路以北,青岛路以南,黄河路以西,新昌路以东。该街坊建成于上世纪20-30年代,房屋形式多为砖木和混合结构的新、旧式里弄建筑。去年刚被划定为需保留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记者了解到,生活于此的居民家庭,除少量拥有共用卫生设备外,大部分没有卫生设施。灶间也是多户共用,房龄老、结构差,且超负荷使用严重。由于居住面积普遍较小,近年来,居民们违章搭建现象普遍,三分之一以上家庭都存在私搭情况,这也造成小区道路通行越来越狭窄,安全隐患不小。
承兴里位于8号街坊的北部,此次试点的一期项目共有2幢新里、1幢旧里,共涉及261户(居民253户,单位8户),建筑面积约为6798平方米。
“在外人及游客眼里,我们石库门房子有着浓浓老上海的味道,老灵的,其实不少住在石库门房子里的居民,日子过得真是辛苦。”今年50岁的陈阿姨在这里住了20多年,每天爬阁楼、拎马桶,现在终于盼来改造,别提多开心了。
首次尝试抽户方式释放改造空间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里有‘两高’。”区房管局修缮科负责人谭渺告诉记者,一方面建筑密度高,另一方面居住密度高。特别是其中的旧里,想给居民“螺蛳壳里做道场”,配备独立的厨卫间都非常困难。怎么办?
作为全市房屋修缮留改试点项目,黄浦基于里弄房屋的现状、特点和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全市首次尝试用抽户的方式,迁出一部分住户,再进行房屋改造,但其难度仍比旧改征收要大得多。征收只要居民整体搬离即可,而抽户改造则有很大的不同。谭渺说,抽户的目的是为了使整个空间、面积得到释放,让留下来的居民通过重新设计分配,提升居住品质。这样的抽户改造,上海尚无先例,怎么抽?抽哪些?没有经验可循。
区房管局副局长杨连娣表示,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抽建筑面积特别小、居住特别困难的,第二个抽原始设计是公共部位的房屋,第三个抽被列入设计改造的。通过精密测算,共需抽离32户居民,释放出300平方米。政府按照标准与抽离户货币置换。为了做好群众的工作,区房管局、街道等专门成立了8个群众工作组,不仅要让被抽到的居民愿意搬离,还要和不走的居民反复沟通,一户一策,甚至精确到了一砖一瓦。待完成改造后,每家每户都能有3.5平方米左右的独用厨卫间,小区的配套设施也将更完善,居民的公共空间和总体居住环境、品质将更优化。
设计方案近百次修改只为居民满意
“截至目前,承兴里的修缮方案已经前前后后修改近百次,居民们的要求大大小小不尽相同,只要能够为老百姓想到、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我们都尽可能去办。”谭渺说,此次修缮是一户一方案,街道为此还设计了一张装配服务清单,共列出了6、7种不同的需求,比如厨房大理石面板选色、房间里的插座安装位置等等,根据每户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反复打磨方案,推敲施工细则,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多数居民需要。
对于有些要求,实在满足不了的,工作人员们则在解释的同时做好变通。“在一次居民座谈会上,有几户居民提出,要在3.5平方米左右的厨卫间内放进洗衣机。”谭渺说,这个要求对于施工人员们来说很难办到,3.5平方米既要放置简单灶具,还要分割放置马桶和洗浴设施,再预留洗衣机位置,根本行不通。怎么办?工作人员和这几户居民反复沟通,最后决定调整这几户家庭的修缮方案,在现有住房面积内设置洗衣机摆放区域,为居民解决洗衣困难问题。
记者从区房管局了解到,目前,承兴里新里房屋的居民过渡已完成,正在施工过程中,预计年底前基本完工;旧里房屋的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居民抽户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工作组正有序推进旧里居民的宣传发动和签约工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