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不忘“补漏” “助拆”带动“自拆”
2018-8-15 0:00:00发布122次查看
虽然陈设整洁、各种居家设施的花费不菲,但房子却是“违章建筑”。在长征镇梅二居委这样的违章点有近百处,涉及数百位居民。
“违建”给小区安全、绿化、出行等带来不少隐患。但不少行为人在“违建”上投入较大,并形成了固有的生活习惯。梅二居委在有序推进同时又柔情操作,“拆违”不忘“补漏”,“助拆”带动“自拆”。今年三月份启动后,共清除近百处、近500平方米违章建筑,还广大居民道路整洁、绿化盎然、睦邻相处的社区环境,也收到多位当事居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
补漏+“助拆”带动“自拆”
1168弄某号底楼一对老年居民在住所前后有“违章建筑”7、8平方米,接到居委“拆违告知书”时,情绪激动的男主人心脏不适当即到医院输液治疗;长期卧床的女主人则随时需要有人照料。
闻讯上门的居委干部解决女主人实际困难时,发现其实这户居民生活中一直受到漏水的困扰,因难度较大,一直有心无力。通过与相关拆违部门协调后,在拆违同时,搭起脚手架彻底修复破损管道,并妥善地将淋浴器等安装就位、平整地坪。
多年顽疾一朝去除,使这户居民十分开心,居委干部趁热打铁“你家朝北也有‘占绿’违建……”老俩口异口同声:我们自己拆!
找准“空中庭院”突破口
四月某日,梅二居委的书记、主任一再叮嘱相关人员“大橱放哪里一定要听周老师的,里面东西一样样按原样摆到位,他还要啥要求尽量落实”。
在沿街商铺二楼平台有阳光房、窗帘吊灯、花草茂密、上下水完善,俨然“空中庭院”。这是个涉及九户居民、几百平方米、存在二十多年的违章建筑群,开展“拆违”后成为各方关注“重点”。而几位当事人都看着独居、曾患脑梗,脾气不好、违建面积最大的“周老师”。
居委干部了解到为防止盗窃,“周老师”花三万余元安装了防盗报警系统。居委书记潘莹、主任朱文和城管、拆违队长李福盛等多次上门,促膝谈心,并通过子女做工作。精诚所至,周老师终于同意“助拆”方案。为了使平台上的拆违工作能尽快、有效地进行,居委、城管、拆违队一起与涉及的这九户居民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还找居民代表沟通至晚上十点多,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这些“空中庭院”拆除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居委还积极与拆违队沟通,为这里的居民落实安全防盗措施。
“微创”拆违成效更长远
梅二居委管理涉及海上名庭、梅岭新村等五个小区,有近三千户居民和商铺。占绿毁绿、扩建飘窗、侵占公共部位的违章建筑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开展“拆违”后共发放数百份告知书、近百次上门谈心。为当事人解决困难,大力倡导“自拆”为主,居民主动封闭几十处私开的房门、拆除搭建的飘窗和扩充的天井,化解了多年间邻里积累的不愉快。
居委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只要少数感觉自己‘蛋糕’少一块的居民认识到,‘拆违’是一个利己、利人、各方受益的‘微创’手术,无违创建就有长期效果。”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