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也能学宪法 长宁启动法制电影周
2018-8-15 13:41:58发布101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我不是药神》讲述了规则如何坚守社会正义;《解码游戏》反映了网络前沿科技带来潜在的网络风险……昨天开始,长宁区居民将在之后的5天内享受一顿免费的“法治电影大餐”。
长宁区“我的宪法电影课”8·16法治电影周启动是本市宪法精神进基层的“缩影”。法治电影、法治景观、宪法宣传员……本市宪法精神正在通过形形色色的法治文化活动,走入社区,生动实践着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一堂法治电影课
“宪法宣传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依法治国是在哪一年被写入宪法中的?”昨天下午,来自长宁各司法所、社区法律顾问、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等共计百余社区群众到虹桥国际艺术中心观看法治电影《我不是药神》。在观影之前,一场宪法知识竞赛成为了此次“法治文化大餐”的“开胃菜”。
据了解,此次“我的宪法电影课”8·16长宁区法治电影周系列活动由长宁区法宣办、长宁区司法局主办,天山路街道承办,整个活动为期一周,自8月13日至17日,五天里将滚动播放《我不是药神》、《解码游戏》等当前社会热点的法治主题类电影。
长宁区法宣办、司法局希望通过法治电影展播,寓教于乐,在社区群众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市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与素养,有效引导市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办事,真正将法治文化元素渗透到广大市民的生活习惯之中,积极营造长宁区域良好法治环境与氛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上海依法治市工作自1999年8月16日第一次召开工作会议以来的第20个年头。为了贯彻落实市依法治市办关于组织开展“8·16”依法治市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部署要求,长宁区以8·16依法治市日主题活动为契机,有效聚焦中央关于全面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工作部署,积极举行“我的宪法电影课”法治电影周活动,是有效贯彻落实中央与本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与实践。
上海市司法局法宣处处长姜岸表示,我国法治氛围、法治意识正在不断提升,而观看法治电影是培养市民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的有效手段。宪法和电影结合起来的法治文化对于宪法入基层有很大作用。她指出,宪法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通过各种法治元素,让公众更加具有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就是弘扬了宪法精神”。法治文化是新时代加强普法宣传的重要抓手,而法治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
同时,姜岸结合下一阶段中央有关开展宪法系列宣传活动最新要求指出,本市要加快推动法治文化载体建设,有效提升区域法治文化的能见度与公众知晓度。此外,本市将依托区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构建,有效促进法治资源与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有效融合与共同提升,要扩大长宁微信崇法塔群社会影响力,切实提升区域法治实践在满足百姓群众实际法治需求供给与服务中的力度,真正让区域群众共享法治实践成果。
11处“法治”微景观
近日,长宁区仙霞街道安龙居民区“法”治微景观在新安小区休闲花园落成,居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坐在长椅上聊聊家常,欣赏花园里的绿植和雕塑,这是新安小区居民之前不敢想的。
新安小区的休闲花园面积不大,几年前这里还是居民的矛盾集中区。休闲花园内生长着三棵20多米高的大树,茂密的树木直接盖住了居民楼,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一到夏季天气热,蚊虫多、环境差,居民们都不愿意来到这个花园,倒是不少年轻人发生纠纷时,会选择到这处“荒凉之地”吵架拌嘴。
2016年,上海市启动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新安小区休闲花园也开始了改造。改造后的花园绿化环境提升了,但是缺少人文景观。早前,安龙居民区内发生过借高利贷、争遗产等民事纠纷。仙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法治公共空间和小区微更新结合,通过改善小区景观建设,逐步培育法治文化氛围。为了增强居民守法、尊法、护法意识,最终“法”治微景观正式建在新安小区休闲花园里,并且给休闲花园取名“法馨苑”。
而在虹储小区的法治微景观“法谐苑”则寄托了人人尊崇法治、社区和谐康宁的美好期许。
“法谐苑”中的十二生肖石雕中,每只生肖的下方均刻有朗朗顺口的法治格言或法律典故,这样的法治景观让死板的法律条文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其实,像这样的“法治景观”还有很多。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该区已经在千余个社区设置宪法阵地,推动宪法宣传向社区延伸。
长宁1000余个社区充分运用黑板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公共宣传阵地,通过悬挂宪法宣传横幅、张贴宪法宣传海报、设置宪法宣传角、建立社区宪法宣传景观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在居民区营造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宪法精神不断深入人心。
如今,宪法宣传阵地建设稳步推进,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法治微景观11处,宪法墙与宪法景观步道等宪法文化阵地建设也将在近期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街镇社区的宪法宣传阵地全覆盖。
185个居委皆有宪法宣传员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为更好地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并结合律师进社区活动,日前,宪法宣传员、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陈云之律师来到程桥一村居民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围绕相邻关系纠纷的预防及处理这一主题,为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律讲座。社区居民们热情度极高,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互动讨论。讲座结束后,有几位居民当场向陈律师咨询了一些邻里关系处理中的问题,陈律师都一一给予解答。
通过举办这一讲座,为营造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居住环境,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构建和谐文明社区起到了积极作用。居民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生活中,小事要讲风格,大事更要三思而行;保持一颗善良心、宽容心,让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据了解,长宁区在百个居委会开展基层宪法宣讲,推动宪法宣传向居委延伸。目前,长宁区185个居民委员会法律顾问受聘担任长宁区基层宪法宣讲员,深入街道、社区巡回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宪法宣讲77场,受众达5900余人次。
为提高基层开展宪法宣讲的质量水平,长宁区邀请市宪法宣讲团成员,为全体基层宪法宣讲员组织进行统一宪法宣传培训,并下发《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宣讲提纲》,以制度刚性保障宪法精神全面准确弘扬。为确保线上线下宪法宣传同步同频,长宁有效运用“1+10+185”(1个区、10个街镇、185个居民委员会)“长宁崇法之家”微信公共塔群,做到宪法宣传内容及时沟通,宪法有关知识及时宣传,居民法治诉求及时传达。
据了解,结合长宁法治宣传卡通形象,长宁区开展了以“我与宪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目前已征集到平面广告135幅,视频作品44个。同时,长宁区还为推出以宪法宣传为主题的“五个一”精神文化产品,即一个宪法宣传卡通代言人、一部长宁宪法宣传形象片、一套宪法宣传月历展板、一批宪法宣传文创作品、一系列宪法文本及资料,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份宪法资料。目前,长宁已出炉宪法宣传卡通形象,全区100余个电子屏将滚动播放宪法宣传形象片,面向长宁群众发放宪法宣传资料近4000份。宪法正不断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中。
《解码游戏》
拥有网络技术天赋、在网络上自称“海盗船长”的宅男程序员李浩铭,崇尚平民英雄主义,始终用自己的方式践行正义,直到遇见苏仪,平静的世界就此打破。他被苏仪及其拍档乔飞胁迫,卷入了一场由深网黑手闫岳挑起的现实版极客密谋,一场惊险刺激的“解码游戏”随即展开。
《我不是药神》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