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高温天,外卖员送餐到写字楼最盼啥

2018-8-15 0:42:59发布101次查看
原标题:高温天,外卖员送餐到写字楼最盼啥
  东方网8月1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高温酷暑,不少商务楼、写字楼外卖和快递订单数都有所增加,而出于管理需要,相当一部分楼宇禁止外卖员和快递员进出。于是,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幕:烈日当空,这些写字楼外送员一边刷着手机抢单,一边等候顾客前来取餐和收件。近日,环贸iapm广场保安严厉地将外卖员“请”出大楼一则视频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那么,高温天写字楼外送员最盼的是什么?是敞开大门,允许上楼送餐?或是可以在空调环境等候?昨天,记者在中午时分接连走访了数家高档写字楼,在一睹各种高温天外卖、快递收取模式的同时,也亲耳聆听这些户外一线作业者心声:“进不进楼、吹不吹空调都不重要,时间很宝贵,能早点下楼让我们少等会儿就行了。”
  常态
  烈日当头,守着快递“叫”
  临近中午11点半,一辆接着一辆装有各个外送品牌保温箱的助动车开足马力,“汇集”到了浦东国金中心附近的一棵小树旁,50米开外是办公楼一排正门。每天午餐时段的2个小时,这里都像是外卖员和快递员的一个临时“办公室”,以树叶作为屋顶,脚踩上街沿的水泥地,大家在狭小空间里尽量找寻着一丝能遮阳的地方。
  在这里,能看到和写字楼里类似的忙碌身影,一个个外卖员、快递员人手一台手机,不停地在打电话,“喂,你好,您的外卖到了,可以下来拿了”、“是周小姐吗,你有个快递,我在二期门口等你”、“麻烦抓紧下楼,你点的外卖到了”……联络的声音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不时有穿着西装、连衣裙的白领们从大楼里奔跑着过来,凭着外送小哥口中的“19楼”、“21楼”等楼层号,双方自动“配对”,领取物品。对于这样送外卖的方式,大家早已习惯,“陆家嘴周边的金融写字楼都不允许我们进去的。”一名穿着黄色制服的外卖员直言。
  由于天气炎热,仅靠一棵小树根本没办法为十几名外送员遮挡太阳。于是,有些外送小哥就悄悄多走50米,站到了大楼玻璃屋檐下,一些靠着旋转门的地方,有时能吹到些许从门缝里“溜”出的空调冷气。
  在走访过程中,大楼保安似乎发现了什么,在对讲机里提醒起来:“让外卖员都站到旁边去,别到大楼门口。”很快,原本在大楼旋转玻璃门处探头张望的一名女性外送员就被“口头警告”了。无奈之余,这名女子只能拎着一袋餐盒,一边后退一边嘟囔着:“这么热的天,就别管那么严啦。”
  创新
  试点取餐车模式受欢迎
  12点刚过,停在兴业太古汇办公楼门口的两辆“特殊车辆”成了整栋楼最受欢迎的地方,原来这是物业部门专设的“取餐车”。半小时不到,一辆三层的取餐车几乎已没了空隙,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外卖点单品,还不时地有外卖员将餐食送来,不少从楼里下来的白领则围着餐车寻找着自己的订单。
  “你好,我把外卖放在一期门口的餐车上了。”一名外卖员边打电话边说,为了能在一堆订单中“突出重围”,他按照客户“要求”,索性把餐盒摆放在了餐车车顶。
  相比在楼宇外与点单者面对面交接取物,这种全新送单模式在外送员口中颇受好评。“不用站在那里干等,只要放到指定取餐车上,告诉客户放在哪一层就行。”一名外卖员告诉记者。
  记者从大楼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餐车模式已经使用了较长一段时间。“我们这里是五星级办公楼,除了工作人员刷卡进出,其他人员不允许随意出入”。据工作人员透露,最初曾允许外卖员将餐食送至每层楼宇,不过,由于汤水滴滴答答,有时还会打翻在电梯轿厢里或大楼走道内,导致办公人员滑到或弄脏环境。因此,办公楼启用一个月之后,就开启了取餐车定点取餐的模式。对于一些快递等大件货物收取,也要求外送人员统一指定前往收发室。  考虑到天气炎热,物业方面贴出了温馨提示:为避免餐食丢失及确保餐食卫生安全等,友情提醒大家与送餐人员现场当面交接餐食。对此,一些白领也私下表示,“确实碰到过拿错餐食或者餐食不见了的情况”。不过,这样一来一去避免了等候时间,试点下来口碑相对还不错。
  改进
  室外交接点配备冷气扇
  此前曾被网友诟病过的那家高档写字楼,如今情况又如何呢?记者也进行了走访。下午1点,虽然已过了送餐最高峰,环贸iapm广场一期、二期两处写字楼外依然能看见不少外送员身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送和收取文件等快递的。
  记者发现,在室外两处指定“外卖交接点”分别设置了一台大型冷气扇,一些外送员趁着在此等候的时间顺便吹吹凉风,解解暑气。“比之前好很多了。”一名外卖小哥抹了把额头的汗,朝着冷气扇抖了抖身上的衣服。
  考虑到让冷气扇发挥最大作用,两台机器都被放到了比较凉快且有屋檐遮挡的地方。快递员小刘靠着机器足足吹了20多分钟凉风,一边避暑一边降“火气”。原来,他要送的一份快递迟迟没有人下来领取,下午1点就开始在这里等候的小刘,不停地拨打顾客的电话,可能是楼上正在处理紧急事件,又或是实在走不开,这位客户一直没能下来取件。
  “哎,这一等,后面的几单快递都白干了,每单都要扣掉一半的钱。”小刘叹了口气说道,因为公司系统设置,如果到点还没完成接送单就必须接受罚款。电话中,对方示意其将快递直接放到一楼大堂,可小刘只能再三解释“我们只能在门口等,我们不能进楼”。
  终于,等了20多分钟后,一名男子匆匆忙忙从大楼内推门而出,小刘赶紧一个箭步冲上前把快递文件送到了对方手中,而后一转身奔跑着离开了。
  心声
  时间就是金钱,最怕等待
  记者发现,并非所有商务楼、写字楼都对外送员说“不”,在梅龙镇广场的办公大楼,外送员们可以通过乘坐工作人员电梯前往楼层派送物品。“走前面客梯和顾客一起肯定是不合适的,但办公楼员工有需要,所以还是人性化操作,可以坐货梯的。”保安直言。
  如今,出于安全或管理方面的考虑,不少写字楼确实都对外卖员、快递员进出亮起了“红牌”,对此外送员们也表示理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外送员对于能不能“进门”并非十分在意。“有时候还要反复登记,很麻烦。”一名外卖员坦言,有些大厦楼层又高,如果每单都送到指定楼层,可能电梯要等好久。
  其实,外送员们最害怕的就是悄无声息地等待。采访中,诸如小刘这样一等就是20分钟的情况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每发生一次往往会让外送员“损失”不少。
  “有时候送迟了还会吃到差评。”外卖员小沈就私下吐槽,因为网络订餐送餐员都有gps显示,有时候虽然显示只有50米不到的距离,却显示不了大楼楼层,电梯一等往往就要5分钟、10分钟,这么一来,时间全占用了。
  因此,大多数外送员更在意的是送单时间。“我们从接单、配餐到送单,一共就29分钟,每天中午就跟打仗似的,都在抢时间。”外卖员小吴扳着指头和记者算了笔账,如果为了进大楼吹会儿空调,每单多花三五分钟等一等,一天就要少接七八单生意,“下来拿也挺好的,这样我还能多跑几趟,7.5元一单,哪怕多赚一单也不错啊”。
  走访期间,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能早下来个三五分钟,那就好了”,因为每逢用餐高峰,一些写字楼电梯就处于饱和状态,无论是外卖员送餐上楼,还是白领下楼取餐时间上都会有所耽搁。对此,外送员们的希望是:大家早下楼5分钟收取,就感恩了。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外送需求,外送员们提议,如果大型商务楼能够统一设置配送点,无论室外还是室内,按楼层分区摆放,既解决了外送扎堆等候的难题,也能让点单者快速找到自己的物品。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