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旭卉 通讯员 喻文龙 )父辈给他取名叫:“康乐”,寓意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凡与他交往的人,都能从他那里得到健康和快乐。他就是市北医院团委副书记、检验科医师康乐。
日前,记者从静安区卫生计生委系统团干部培训班上获知:康乐被评为2017年度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优秀团干部。
守护病人健康的“守门人”
1982年出生的康乐从200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默默奉献在临床第一线,始终保持青年人的朝气,认真细致、成熟稳重已成为他的标签,在检验窗口时刻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他刚忙完手上的活正准备吃饭,突然看到微信群中的一条消息,急诊来了一群疑似霍乱病人,人手告急。他立马扔下餐具冲向了急诊窗口,等他忙完想起吃饭时时间已定格在下午三点。作为检验科免疫室组长的康乐,常对组员说:“虽然医技人员只是辅助于临床,但我们也要以临床医生的要求去武装自己,要知道每一项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与可能潜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还有一次,窗口来了位验尿hcg的腹痛女病人,尿hcg结果显示极弱阳性,窗口同志按照正常模式常规是要报阴性结果,待日后复查确定,正在一旁工作的康乐听到这个事情,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怀疑该女病人是否有“宫外孕”可能性,立刻联系医生,建议复验血hcg和b超,结果确诊为宫外孕。病人家属事后特地到检验科找到康乐表示感激,但康乐觉得这没什么,都是他应该做的:“守护好病人健康才不枉为‘白衣天使’之称号。”
关心身边同伴的“暖心人”
康乐是科室里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不仅是检验科信息专员、仪器工程师、年轻人的知心哥哥、更是主任时刻挂在嘴边的好帮手。科室哪个岗位人员紧张,哪位同志遇到突发困难,哪里机器出故障,第一想到的总会是康乐,他也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科里同事说过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康乐在哪里?”而信息科和仪器工程师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你在,我就放心了”。在不知不觉中,康乐成为科室的主心骨。
前年科里有个年轻同事突发“急性神经性耳聋”,因家境贫困,决定放弃治疗,康乐得知这个消息,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到他的寝室,苦口婆心劝说了一夜:“兄弟,你还有我们,我们也是你的亲人,任何事我们大家帮你一起扛。”后来在康乐的多方呼吁帮助下,医院和同事们纷纷伸出援助的手,顺利帮他解决了医疗费的问题。在康乐眼中也许这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康乐用心去关心身边每一位同事,在他的感染下,周围同事将奉献爱心变得当仁不让,良性循环下,他身边的爱已经开始满溢。
到处做志愿服务的“大忙人”
谈起康乐,眼前浮现的是他那张始终充满笑容、和蔼和亲的面孔,给人一种亲近感和踏实感。康乐是个大忙人,除了本职工作外,他还是医院的团委副书记,积极配合团委书记开展团的各项工作,激发团员青年的活力与主观能动性,在全院团员青年中形成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氛围。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团员青年的需求与兴趣,开展了互动型组织生活会、红色拓展、心理大课堂等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他喜欢事必躬亲,用他的话:“自己是年轻人,每多做一项工作就能让自己多一份磨炼。”每次活动从组织、策划、主持到新闻报道无不亲力亲为,做好每一个细节,他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做人做事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康乐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遇到急诊输液高峰,他第一时间投入战高峰的活动中,以青年突击队员身份支援急诊,帮忙分诊和维持就医秩序,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每年的“蓝天下挚爱”捐款献爱心募捐活动,他也是踊跃带头参与;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与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儿科医院、同济医院、阳光之家、敬老院一同举办的“大手牵小手”“爱的传递”等主题活动;“学雷锋义诊”、献血志愿者招募、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全国志愿者日等活动中也都有着他活跃的身影。他说:“作为一名团干部,就要在青年中发挥带头作用,尽可能的服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