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这个街道在长宁区第一个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8-8-13 17:18:35发布85次查看
  近日,北新泾街道率先完成了无违居村申报验收,成为长宁区第一个完成验收的街道。无违居村建设工作作为今年街道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可谓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这胜利的果实并不是轻而易举取得的,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
新泾七村,这个在北新泾辖区,违章搭建点位最多、难度最大的小区,在无违居村建设中实现了完美蜕变。
数量多、难度大,两块“硬骨头”难啃
新泾七村,于1992年建成,属于动迁类的售后公房小区,小区有157个楼道,2571户居民,常住人口6500人左右,60周岁以上老人2100余人,占比约32%。由于居民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为了增加住房面积,小区居民违章搭建较多,甚至成为北新泾辖区内违章搭建点位最多的小区。小区违章搭建点位多,加上老龄化程度较高,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那面对这样的高难度任务,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等构成的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是怎样圆满完成的?
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小区里天井外墙开门、开窗,占绿等违建问题;一部分是天山西路450弄沿街的二楼居民将原本的阳台进行改造,破坏了阳台原来的形状。天山西路450弄沿街二楼共有39户,30户居民都对自家阳台进行了改造,以获得更大的住房面积。改造后的阳台,虽然面积确实大了一些,但随之出现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拿新泾七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小区内、天山西路450弄沿街的违建问题就是两块难啃的‘硬骨头’啊。”两块难啃的硬骨头特点各异,为此,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对症下药,在坚持向居民解释政策,做好思想工作等大原则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小区里的违建虽然点位多,但较为分散,难度也各不相同。面对这一情况,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则优先整改难度较小,居民较为配合的违建,慢慢减少违建点位;对于难度较大的违建点位,再集中精力逐一攻克。6月底,在完成小区内违建整改后,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开始着手天山西路450弄沿街二楼的违建整改。与小区内违建较为分散不同的是,天山西路450弄沿街二楼30户居民都将自家阳台进行了改造,因此形成了一大片违建。经过前期的宣传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告知,二楼大部分居民虽然都已经认识到无违居村建设势在必行,“自家的违章搭建应该是逃不掉的”,但一开始大家都持观望的态度,面对居委会的协商沟通,一律采取逃避的态度,“别人家都没有拆呢,凭什么要拆我家的?”这一度使得新泾七村的“拆违”工作陷入了僵局。整改到底要从哪家开始?为此,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可谓伤透了脑筋。
新思路化解僵局,难题终攻克
“30户居民,其中有3户都是党员家庭,是不是可以从他们入手,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想法为大家打开了新思路。于是,居委会工作人员首先来到了党员孙师傅的家中。由于拆阳台工程较大,肯定会对生活造成不便,一开始孙师傅还是有所顾虑的。但最终通过居委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孙师傅终于想通了,表示同意带头拆除违章搭建,将阳台恢复成原貌。拆除前一天,孙师傅主动搬离了阳台上的生活用品积极配合整改工作。“群众都在看着我们这些党员呢,我们不带头谁带头!”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孙师傅一家克服了生活不便,为天山西路沿街面二楼其他居民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除了善于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泾七村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还善于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方法。天山西路450弄某户居民赵老伯家也是由于阳台扩建、开门、占用公共空间等属于违建,居委干部曾多次上门告知,希望赵老伯能配合整改。但面对居委干部的多次劝说,赵老伯都不为所动。“老人家听不进我们的话,自己家人的话总能听得进去吧。”于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便找到了老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做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早日配合无违居村建设工作。之后,赵老伯的女儿不仅耐心向父亲解释违章搭建的危害,更是用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赵老伯出门看看已经整改后的邻居家阳台。看到整改后的阳台虽然面积缩小了一点,但政府还特地增加经费为大家订做了窗户,墙面粉刷等其它工作也做得很细致,老人终于有些动摇,答应配合整改。
“每家的违建种类不一样,每家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我们就是这样一家一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一攻克了无违居村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难点。从今年3月开始宣传告知到7月底完成任务,虽然无违居村建设工作小组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更想感谢新泾七村的居民,他们是给力的,正是由于他们的配合,我们新泾七村才终于完成了蜕变。”新泾七村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